茱萸泡茶好处多,但这几类人千万别喝!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7 0
A⁺AA⁻

最近总看见邻居王阿姨在阳台晒茱萸,红彤彤的果子铺满竹匾,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不起眼的小果子竟是她常年喝的养生茶主角,不过她神秘兮兮地提醒我:"这茶可不是谁都能喝的!"

要说茱萸泡茶,咱们得先分清楚两种"李鬼",药典里正儿八经入药的茱萸主要指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肉,别名枣皮、药枣,而吴茱萸虽然名字相近,却是芸香科植物,气味辛辣,更多用于外敷或配伍,要是把这两种搞混了泡茶,那滋味可就天差地别了。

老辈人常说"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茱萸满山红",说的正是采摘山茱萸的最佳时节,这果子看着不起眼,却被称作"植物里的六味地黄丸",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茱萸主心下邪气,逐寒湿痹,久服轻身延年,现在科学也发现,它富含的鞣质、多糖和维生素C,确实能增强免疫力。

泡茶时讲究"三洗三泡",第一次用50度温水快速冲洗,去掉表面浮尘;第二遍80度水闷30秒倒掉,唤醒休眠的活性成分;第三遍沸水冲泡焖5分钟,这时汤色会呈现琥珀般的玛瑙红,入口微酸带甜,回味带着特有的草木清香,有经验的老茶客还会加两片红枣或枸杞,既能中和山茱萸的收敛性,又能增强补血效果。

说到功效,最明显的当属改善夜尿频繁,隔壁陈叔以前每晚要起夜三四次,自从每天用10克茱萸配3颗红枣泡茶,现在基本能一觉到天亮,中医说这是补益肝肾的作用,就像给膀胱装了个"节水阀门",不过要注意,这种茶见效慢,得连喝半个月才能感觉到变化。

对三高人群来说,这茶堪称"隐形卫士",山茱萸含有的熊果酸能调节血脂,临床数据显示坚持饮用三个月,甘油三酯平均下降15%,但它最厉害的是稳压不降压,特别适合血压波动大的中老年人,有位老教师高血压十年,配合西药喝茱萸茶半年,现在血压计数字终于不再"过山车"。

不过这杯"长寿茶"也有雷区,去年张医生接诊过一位孕妇,听信偏方用茱萸茶安胎,结果喝出见红,原来山茱萸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孕期千万碰不得,还有体质燥热的年轻人,喝两天就嘴角起泡,这属于中医说的"助火生热",得赶紧停饮。

市面上的茱萸质量参差不齐,教大家三个鉴别窍门:先看果皮,优质品呈紫红色且有油润光泽;再闻气味,正宗山茱萸有淡淡果香带酸味;最后尝口感,真品嚼着微酸带涩,不会麻舌头,要是买到发苦的,八成是混了吴茱萸。

最近流行把茱萸和西洋参搭着喝,说是"阴阳双补",但这组合有个黄金比例——3克西洋参配5克山茱萸,超过这个量容易上火,建议上午喝最好,下午喝可能影响睡眠,煮茶比泡茶效果更好,砂锅慢炖20分钟能让有效成分充分释放。

最后提醒一句,这茶虽好也不能贪杯,每天15克山茱萸是安全线,过量可能出现便秘,最好喝三天停一天,给身体留缓冲期,毕竟养生如细水长流,急不得也猛不得,下次看见晾晒的茱萸果,可别只当风景看了,这红彤彤的小果子里,藏着五千年的养生智慧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