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的甲字玄机,这些带甲壳的药材你认识几个?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10 0
A⁺AA⁻

前些天抓药时老中医说漏了嘴,原来中药房里藏着不少带"甲"字的宝贝,这些披着硬壳的药材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世外高人,看似冷硬实则内藏乾坤,今天咱们就掀开中药柜最底层的抽屉,看看那些带"甲"字的药材都有什么绝活。

【鳖甲:软壳将军的退烧奇兵】 要说最有名的带甲中药,鳖甲绝对排前三,这货可不是普通王八,人家在中药界有个威风的别名"上甲",《神农本草经》里早有记载,老药工教我辨认时说,真正的鳖甲不是整块甲片,而是经过砂烫醋淬的小块,闻着有股淡淡的胶质香。

去年邻居家小孩高烧不退,西医打针都不见效,老中医开了个"青蒿鳖甲汤",三副药下去烧就退了,这鳖甲退虚热是一把好手,特别是那种半夜盗汗、骨头发蒸的阴虚发热,配上知母、丹皮就像给身体装了台空调,不过要注意,这将军脾气倔,煎药前得用温水泡两小时,不然药性憋在硬壳里出不来。

【龟甲:千年寿星的阴阳调和术】 别以为只有鳖有甲,乌龟的腹甲在中药里叫"龟板",背甲叫"龟壳",整只乌龟入药时则尊称为"龟甲",这老寿星浑身都是宝,滋阴潜阳的本事连孙思邈都夸过,我见过老师傅处理龟甲,先用香油炙过再打碎,说是能软化药性。

上个月调理月经总提前的毛病,大夫给开了阿胶龟胶二仙胶,这龟甲胶可是个妙物,对阴虚火旺导致的月经不调特别管用,不过这长寿的家伙性子慢,煎药得文火慢炖,最好加点黄酒引路,不然药效就像温吞水。

【牡蛎壳:海边来的安神高手】 海边长大的朋友可能不知道,牡蛎壳在中药里叫"牡蛎",还是分生牡蛎和煅牡蛎两种,生牡蛎像块吸铁石,能把乱窜的肝阳吸住,高血压患者常用它煮石决明散,煅牡蛎就厉害了,收敛固涩的本事堪比502胶水,自汗盗汗、遗精崩漏都得靠它救场。

记得有次熬夜后心慌得厉害,老中医让我用煅牡蛎粉冲水喝,这粗犷的贝壳磨成细粉竟有丝滑的口感,连喝三天果然不再心口发慌,不过这海货咸寒,脾胃虚寒的要搭点姜枣中和,不然就像往冰窟窿里跳。

【蛤壳:藏在海盐里的化痰专家】 别看蛤蜊便宜,它的壳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青蛤壳能清肺化痰,紫蛤壳专治瘰疬痰核,小时候咳嗽总不好,奶奶就用瓦片烤蛤壳,研成粉拌蜂蜜给我吃,那股子海腥味混着蜜甜,效果竟比止咳糖浆还好。

现在药店见得更多的是煅蛤壳,表面焦黄带裂纹,摸起来像搓石板,这玩意对付老痰特别狠,肺结核后期的顽固痰嗽就得靠它,不过咸寒伤胃,服用时最好装胶囊,不然胃疼起来能让人蜷成虾米。

【穿山甲:争议中的通乳猛将】 说到带甲中药,绕不开穿山甲,这浑身鳞片的家伙曾是通乳圣药,《本草纲目》里说它"通经络如神",但现在野生穿山甲快绝迹了,正规医院早就用王不留行替代,倒是民间偏方里还流传着用猪蹄炖穿山甲鳞的土方,听说下奶效果惊人。

前年表姐堵奶差点得乳腺炎,老辈人非要用穿山甲,最后还是用蒲公英捣碎外敷好的,其实现代研究证明,通草、路路通这些平价药照样能通气活血,保护野生动物的事,咱们普通人也得较真。

这些带甲壳的药材就像中药界的装甲部队,个个身披硬壳却内藏锦绣,不过它们大多咸寒,用时得像对待刺猬——既要借其锋芒,又要防着扎手,下次抓药看到这些"盔甲武士",可别只当它们是熬汤的配料,这里面的门道够写本《中药甲壳图鉴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