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长出百草园—探秘宁夏中药种植基地的崛起密码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以前只知道宁夏枸杞有名,没想到现在光中药材就有这么多宝贝!"站在贺兰山东麓的万亩中药田边,老张指着远处连片的黄芪苗感慨道,这位在银川做了二十年中药材生意的商人,亲眼见证着这片土地从零星种植到形成完整产业链的蜕变。

【塞上江南的天然药库】 要说宁夏种中药的底气,得先看看这片土地的"家底",年日照超3000小时,昼夜温差大,加上黄河水灌溉形成的弱碱性土壤,简直就是中药材的"黄金摇篮",在银川市兴庆区的种植基地,技术员小李随手抓起把土:"你们看,这种沙壤土透气性好,特别适合根茎类药材生长。"

这里的中药版图可不止枸杞那么简单,走进青铜峡的甘草种植区,齐腰高的绿枝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基地负责人王经理介绍:"我们跟农科院合作选育的'宁甘1号',有效成分含量比国标高出20%,去年出口韩国就卖了800吨。"

【科技赋能传统种植】 别以为塞上农民还在靠天吃饭,在中宁县的数字化种植示范园,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土壤墒情,无人机群定时喷洒营养液,65岁的陈大爷边查看手机APP边说:"现在浇水施肥都有数据指导,我家30亩板蓝根,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倍。"

更让人惊喜的是"南药北种"的成功,原本生长在云贵高原的三七,经过宁夏农林科学院八年攻关,在六盘山脚下安了家,技术员小王展示着检测报告:"这里产的三七皂苷含量达到12.8%,比云南某些产区还高。"

【产业链上的新生力量】 走在银川滨河新区的中药产业园,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香,全自动提取车间里,枸杞多糖、黄芪甲苷等有效成分正被提炼成标准化原料。"我们给同仁堂、片仔癀做代工,今年订单排到了明年四月。"生产主管杨女士指着流水线介绍。

电商直播间里,"90后"新农人马涛正在带货:"家人们看这个肉苁蓉,可是沙漠里长了五年的......"他背后的货架上,摆着枸杞原浆、锁阳咖啡等创新产品,据统计,宁夏中药材电商销售额连续三年增速超40%。

【政策春风里的突围战】 "多亏了'宁药21条'扶持政策!"固原市某中药企业负责人算着账:新建GMP车间补贴3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还有专项贷款贴息,现在他们生产的黄芩提取物,已经拿到欧盟认证。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在参加广交会时,外贸经理周婷发现:"东南亚客商更认可传统产区品牌,我们得在质量追溯上下功夫。"目前全区已有28个种植基地通过欧盟GACP认证,二维码溯源系统覆盖85%以上面积。

夕阳下的中药田镀上金边,满载药材的货车驶向远方,从《本草纲目》里的零散记载,到如今年产值突破50亿元的特色产业,宁夏中药种植基地正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书写着塞上江南的新"本草经",正如农业农村厅那位老专家所说:"这里每捧土都能捏出药香,关键是怎么把这千年馈赠变成百姓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