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让人心烦意乱,隔壁工位的小王顶着通红的鼻头跟我吐槽:"这感冒药吃了一周都没好利索,天天昏昏沉沉的..."我突然想起抽屉里那包老家寄来的北防风,随手抓了几片给他泡水喝,没想到第二天这小子就活蹦乱跳地来谢我,直夸这土方法比西药还管用。
要说这北防风啊,可是咱们中国老百姓用了上千年的老伙计,别看它长得灰头土脸的,在中医眼里可是个"全能选手",前阵子我妈腰疼老毛病又犯,我爸就翻出祖传的陶罐,用北防风加艾叶熏蒸,没两天功夫老妈就能弯腰择菜了,不过要说清楚这味药的门道,还得从它的出身说起。
【认准正品:地道北防风长这样】 市面上打着"防风"名号的药材不少,但真正懂行的都会盯着"北防风"买,正宗的北防风主产自内蒙古、黑龙江这些高寒地带,根茎粗壮得像小萝卜,表面带着特有的"蚯蚓头"纹路,记得去年我在药店见过标着"川防风"的,价格便宜一半,老药师偷偷跟我说那是四川产的近亲品种,药效差得远呢。
【六大功效:从头疼到脚气都管】
-
驱风邪治头痛:现在人整天对着电脑手机,肩膀僵硬脖子疼是常态,上周闺蜜来我家抱怨偏头痛,我用北防风煮鸡蛋给她敷额头,半小时后她就眯着眼打起呼噜,这招对付空调吹多的"贼风"特别灵,比吃止痛药靠谱多了。
-
发汗解表退烧:上个月侄子半夜发烧38度,他妈妈慌得要送医院,我赶紧抓把北防风煮红糖水,孩子喝完捂出汗,天亮体温就降下来了,不过要注意,这法子只适合受凉引起的风寒感冒,要是嗓子红肿的风热感冒可别乱试。
-
祛湿止痹痛:梅雨季节最烦人的关节酸痛,我们办公室王姐就有这毛病,我教她用北防风泡脚,每天15分钟,连泡半个月,前几天她特意跑来感谢,说膝盖终于不咔咔响了,上下楼梯都轻快许多。
-
调理肠胃气滞:现代人十胃九病不是夸张,我同事常年外卖党,经常胀气打嗝,后来每天拿北防风泡茶当水喝,现在午饭后终于不会瘫在椅子上揉肚子了,这味药性温和,不像西药那样刺激胃黏膜。
-
止痒消疹子:春天花粉过敏时,我闺女浑身起红疙瘩,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北防风,碾碎调香油抹患处,三天就不挠了,现在我家浴室常备着防风粉末,蚊子包也能应急用。
-
明目护肝:这个功效知道的人不多,我姥爷年轻时总熬夜看报,晚年眼睛模糊,后来听老中医建议,每天用防风菊花枸杞泡茶,坚持喝了两年,现在看报纸都不戴老花镜。
【这样搭配效果翻倍】 单用北防风固然有效,但要应对复杂病症还得组CP,像我奶奶风湿腿疼,就用防风+羌活+姜黄煎汤熏洗;老爸应酬喝酒伤肝,我给他配防风+柴胡+葛根煮水,最绝的是产妇月子头疼,老辈人会用防风炖鲫鱼汤,既下奶又祛风,比吃药安全多了。
【避开这些坑才安全】 虽说北防风性情温和,但也不是人人适用,血虚抽筋的人要慎用,否则越吃越燥,孕妇千万别碰,当年我们村有个大姐不懂,结果胎动厉害,还有阴虚火旺的体质,喝防风茶可能会加重口干舌燥。
辨别真假也有讲究,硫磺熏过的北防风颜色过分雪白,闻着有刺鼻酸味,真正的好药材应该带着淡淡的草本香,断面有棕黄色纹理,我通常选清明节前后采挖的,这时候药效最足,就像买菜要挑当季的才新鲜。
【厨房里的养生妙用】 别以为中药只能苦兮兮地煎汤,北防风完全可以融入日常饮食,我最近迷上了防风排骨汤,焯水后的筒骨加姜片、防风、红枣炖两小时,出锅前撒盐,汤鲜肉嫩还带着微微的甘甜,冬天手脚冰凉的朋友可以试试,喝完全身暖乎乎的。
还有个懒人秘方:把防风磨成粉,每天早上冲杯豆浆搅一勺,既能预防感冒,又不会改变豆浆口味,比喝苦药汤容易坚持多了,不过我试过加蜂蜜,味道竟然意外地搭,有点像升级版的凉茶。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儿,上次整理药箱发现包过期三年的北防风,想着反正中药越陈越好,就用来煮水泡澡,结果洗完皮肤滑得蚊子站不住脚,看来这药材就算过了保质期也不浪费,不过正经服用还是要用新鲜的,毕竟治病这事耽误不得。
最后提醒各位,再好的中药也得对症使用,去年邻居大叔听说防风治风湿,天天泡酒喝,结果喝出胃出血,所以说用药前最好咨询中医师,别把养生变成伤身,毕竟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