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朋友说"感觉自己脾虚",吃饭不香还老是累得慌,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把健脾的门道摸透了,今天给大家唠唠那些被中医界公认的"健脾高手",不过先别急着去买药,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该怎么选了!
白术——健脾界的"老将"军 走在中药房总能闻到股特殊的香气,十有八九就是白术在"放味道",这味长得像生姜的药材,可是《本草纲目》里重点点名的健脾大将,它最厉害的就是能把吃进去的营养"锁"在身体里,特别适合那些喝口水都长胖的"虚胖子"。
记得邻居王阿姨去年总说肚子胀,看中医后每天用白术5克泡水喝,半个月下来,不仅胃口好了,连着便秘的老毛病都改善了,不过白术性温,容易上火的朋友可以搭配点麦冬,就像给火炉加了个防护罩。
山药——餐桌上的健脾专家 要说最亲民的健脾中药,非山药莫属,菜市场3块钱一斤的家常菜,其实是药食同源的经典,新鲜的山药切段煮汤,晒干的山药片煮粥,做法多到数不完,特别是那种黏液,可是修复胃黏膜的天然胶水。
我同事小李以前总吐槽"吃啥都不长肉",自从立秋开始每天喝山药小米粥,现在脸色红润得像换了个人,不过要提醒下,山药皮上的毛屑容易过敏,削皮时记得戴手套,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茯苓——祛湿健脾双面手 南方朋友家里常备的茯苓饼,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味像松茸的白色药材,既能赶走体内的湿气,又能给脾胃搭个"遮阳棚",特别是梅雨季节,用茯苓粉做面膜敷脸,外用内服双管齐下,整个人都清爽不少。
上次去武当山旅游,发现道观里都用茯苓炖鸡,当地道士说这配方传了百年,专门给云游归来的师父们补身子,不过茯苓有点利尿,晚上喝多了容易起夜,建议放在早上喝。
芡实——藏在水里的健脾宝 每次去西湖边,总能看到采菱角的船娘,其实芡实和菱角是"亲戚",都是睡莲家族的宝贝,这种带个小尖角的种子,煮起来糯叽叽的,特别养人,古书里说它能"益精气,强志意",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吃了精神好,记性棒。
我奶奶就爱用芡实炖排骨,她说这汤能让"骨头都香透",不过芡实淀粉含量高,糖尿病朋友要少吃,可以改吃同等分量的薏苡仁,效果也不差。
莲子——安神健脾双料冠军 失眠星人注意了!莲子心虽然苦,但它的肉可是健脾安神的利器,特别是那种带芯的红莲子,既能清心火,又能健脾胃,简直就是为现代压力族量身定制的养生圣品。
上个月公司连着加班,我干脆买了整袋磨皮莲子,每天抓一把煮银耳羹,没想到两周下来,不仅胃疼毛病少了,连着睡眠质量都提升,不过新鲜莲子要买带壳的,超市真空包装的多半经过硫熏,挑的时候要擦亮眼睛。
这些健脾中药怎么用最有效?
- 打组合拳:白术+茯苓=健脾祛湿黄金搭档
- 懒人妙招:药店买现成的四君子丸(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 食疗秘诀:每周喝三次山药排骨汤,比保健品实在
- 禁忌清单:阴虚火旺慎用白术,便秘患者少吃芡实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再好的中药也怕乱吃,就像我表姐当年听说党参好,天天当茶喝,结果补得流鼻血,所以大家要是长期脾虚,最好还是找中医师把把脉,记住咱们老祖宗说的"对症下药",养生这事真不能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