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中药材有哪些?这10种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水中人参!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那些长在水里的中草药到底有啥用?"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藏在河塘溪涧里的养生宝藏!别看它们整天泡在水里,却是老中医眼里的"水下金矿",从清热解暑到补肾固精,这些水灵灵的草药可比你想象的厉害多了!

莲藕:出淤泥而不染的食药双栖明星

要说最亲民的水生中药,当属莲藕一家子,荷花全身都是宝:荷叶能清热解暑,荷梗通气宽胸,莲子养心安神,而埋在泥里的藕节更是止血散瘀的高手,记得小时候鼻血止不住,外婆总会扯下一节藕节煮水,那股清甜劲儿现在想起来还馋嘴,不过要提醒一句,莲藕性寒,脾胃虚寒的朋友可别贪嘴哦。

芡实:藏在鸡头包里的不老仙丹

第一次见芡实总以为是迷你榴莲,圆滚滚带刺的外壳底下,藏着珍珠般的果实,这个在江南被称作"鸡头米"的家伙,可是健脾祛湿的高手,老辈人喜欢拿它炖汤,配上银耳红枣,熬出的糖水既能补脾又能固肾,不过新鲜芡实要去芯,否则吃起来发苦,这点新手可得记牢了。

菱角:水乡姑娘的美容零嘴

八月菱角脆生生,剥开青紫外壳,白嫩的果肉赛过零食,可别小看这弯弯的"元宝",它的壳可是个宝——晒干后煎水喝,专治夏季暑湿引起的腹泻,记得去年有个粉丝说湿疹反复不好,我就让她用菱角壳煮水洗患处,没想到真就见效了,不过菱角性滞,吃多了容易胀气,再馋也得悠着点。

石菖蒲:端午门前挂的提神香囊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这种剑形草叶,别看它浑身绿油油不起眼,却是开窍醒神的妙药,老中医常说"菖蒲配郁金,健忘不用寻",对上班族最合适不过,我们村有个偏方:把鲜菖蒲捣碎敷在肿痛的关节上,风湿痛立马缓解大半,不过这货气味冲得很,孕妇可得绕道走。

浮萍:水面上的天然退烧药

这种漂在池塘里的绿色小点点,可是治疗风热感冒的速效药,记得小时候发烧,奶奶会㧟着竹篮捞半碗浮萍,加点薄荷冰糖煮水,喝下去盖着薄被发汗,第二天准能活蹦乱跳,不过现在水质污染严重,采药可得选干净水域,不然重金属超标反而伤身。

海藻:海里长的"降压降脂丸"

海带昆布这些咸腥味十足的海底森林,可是现代富贵病的克星,每天嚼两片干海带,比吃降压药还管用,沿海人家祖传的祛痘秘方,就是用海藻粉混蜂蜜敷脸,滑腻腻的胶质能把黑头油脂全粘出来,不过甲亢患者要忌口,碘含量高得很呐!

泽泻:躲在沼泽里的利尿先锋

这名字听着就像放水闸,确实专治小便不利,老中医开方子时常搭配茯苓,专门对付水肿型肥胖,我们当地有个说法:立夏采泽泻,冬至挖茯苓,这时候药效最猛,不过这货大寒,体虚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得像伺候林黛玉似的小心伺候。

芦苇根:湖边野草竟是止咳良药

秋天芦苇荡飘满白毛时,懂行的都会挖它的根,新鲜的芦根汁水充盈,嚼着甘甜清凉,肺热咳嗽时煮水喝最灵验,小时候发烧喉咙痛,我妈总让我含段芦根,那丝丝甜味比吃药舒服多了,不过要认准粗壮的根茎,细弱的药效差远了。

荇菜:莕菜花下的清热解毒剂

这种浮在水面的铜钱状叶子,开花像朵小睡莲,整株都能入药,鲜品捣烂敷疔疮,干品煎水治痢疾,我们村有个土方:用荇菜和鲫鱼同炖,专治小儿疳积,不过这菜性凉,做月子的产妇千万别碰,当心落下病根。

水蓼:路边野草竟是肠胃守护神

红褐色的穗子像狗尾巴草,整株带着辛辣味,拉肚子时揪几根嚼嚼,马上就能止住咕噜叫的肚子,乡下人下地干活前,习惯含根水蓼在嘴里,说是能防中暑,不过这货刺激很强,胃酸过多的人可经不起折腾。

这些水灵灵的药材虽然常见,但采摘保存都有门道,新鲜采收的要阴干别暴晒,不然药效折损大半,要是碰上农药污染的水域,再好的药材也成了毒药,下次去湿地公园,可别光顾着拍照,留心观察说不定能发现更多水中的养生密码,你家那边还有啥特别的水生草药?欢迎在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