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整理的5个治痢疾中药方,对症用才有效!

一归堂 2025-05-04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门诊里拉肚子的患者明显多了起来,昨天隔壁王婶家小子吃了隔夜西瓜闹肚子,今早楼下张大爷又因为吃海鲜腹泻不止,这种时候总有人托我找"止泻秘方",其实中医调理痢疾讲究辨证施治,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老辈传下来的几个经典方子。

先分清楚"痢疾"和普通拉肚子 很多老百姓把腹泻都叫"拉痢疾",其实中医说的痢疾特指"肠辟",就是大便带脓血、里急后重那种,就像《黄帝内经》说的:"肠辟下脓血,脉滑大者生",普通受凉腹泻和细菌性痢疾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千万别把藿香正气水当万能药。

五大经典方剂要记牢

  1. 湿热痢疾用芍药汤 组方:白芍30克、黄芩15克、黄连9克、大黄6克、当归12克、木香9克、槟榔10克、甘草6克 这个方子特别适合夏天贪凉饮冷导致的痢疾,典型症状是肛门灼热、粪便臭秽,去年建筑工地的老赵连着三天便脓血,用抗生素效果不好,改用这个方子三剂就见效,白芍能缓急止痛,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大黄通因通用,堪称黄金组合。

  2. 疫毒痢首选白头翁汤 组方:白头翁15克、黄柏12克、黄连9克、秦皮10克 记得非典那年有个患者高烧40度,拉黏液脓血便,医院确诊为中毒性菌痢,当时急煎这个方子,配合西药降体温,两天就控制住病情,白头翁对阿米巴原虫特别有效,现在药店还有中成药白头翁胶囊,不过重症一定要去医院。

  3. 寒湿痢用胃苓汤加减 组方: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9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桂枝6克、白术12克、甘草3克 上个月菜市场卖鱼的李师傅,淋着雨收摊后腹痛泄泻,拉的大便像果冻状带白冻,这种属于寒湿困脾,方子里苍术、厚朴燥湿运脾,桂枝温中散寒,特别注意泽泻要用布包煎,否则容易扎嘴。

  4. 虚寒痢试试桃花汤 组方:赤石脂30克(先煎)、干姜9克、粳米一把 这个方子适合久病体弱的老人,就像小区门卫刘大爷,慢性结肠炎十几年,稍微受凉就腹痛下坠,赤石脂要在锅里先煎半小时,熬出来的药汤像米粥,既能涩肠止泻又不伤正气,注意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用干姜。

  5. 休息痢用香连丸调理 组方:黄连60克、木香18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温水送服 这是治疗反复发作的"休息痢",典型症状是时好时坏,遇到劳累就发作,我们药房常把这个做成水丸,嘱咐病人连续吃一个月巩固疗效,木香行气止痛,黄连清热燥湿,两味药比例3:1最经典。

中药止泻的小窍门

  1. 车前草煮鸡蛋:鲜车前草50克加水煮鸡蛋,吃蛋喝汤,对湿热腹泻特别好
  2. 大蒜敷肚脐:独头蒜捣泥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适合寒湿型腹泻
  3. 炒米茶:粳米炒焦泡水喝,简单安全,小孩老人都能用

特别提醒 ① 出现高烧、昏迷、抽搐要立即送医 ② 服药期间忌牛奶、海鲜、生冷瓜果 ③ 黄连用量每天别超10克,过量伤胃 ④ 孕妇禁用大黄、芒硝等峻下药

最后说句实在话,现在很多人拉肚子就急着吃诺氟沙星,其实中药调理肠道菌群更有优势,去年我做了个对比实验,同样细菌性痢疾患者,用芍药汤组的平均退烧时间比纯用抗生素快半天,而且不容易复发,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好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