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朋友说"肚子又闹脾气了",不是胀气如鼓就是腹泻如瀑,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给肠胃问题开了药方,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藏在菜市场里的"肠胃调解员",都是我跟着中医叔叔学来的真本事。
被误会的"健脾高手"——白扁豆
上次去中药房抓药,发现师傅总往药包里加一把不起眼的小白片,一问才知道是炒过的白扁豆,这可不是普通的豆子,中医说它既能祛湿又能补脾,特别适合夏天喝冷饮吃烧烤导致的腹胀便溏,最妙的是做法,拿铁锅炒到微黄,每天抓两把煮水喝,比奶茶还养人。
有个同事连续加班一个月,整天抱着保温杯喝这个,原本咕噜叫的肚子居然老实了,不过要记住,生扁豆有毒别乱吃,药店买的都是处理过的安心款。
厨房里的天然胃药——鸡内金
每次杀鸡时奶奶都留着那个黄黄的内膜,晒干后碾成粉末,小时候觉得苦兮兮的,现在才明白这是消食化积的宝贝,特别是过年大鱼大肉吃多了,捏点粉末冲水喝,第二天就不会腹胀难受。
现在超市也有现成的鸡内金粉卖,但最好选散装现磨的,有次邻居家孩子积食发烧,老中医就开这个配着山楂煮水,两天就退烧了,不过孕妇和体质太虚的人要少吃,毕竟消食力太猛。
藏在调料柜的千年古方——焦三仙
记得第一次在同仁堂看见"焦三仙"还以为是新出的保健品,其实是三位老熟人: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兄弟专门对付米面薯芋吃多的撑胀感,尤其适合节日暴饮暴食后的急救。
我家常年备着炒过的山楂片,饭后嚼两片酸酸甜甜助消化,要是炖肉汤时放几颗焦山楂,肉烂得特别快还不腻,不过胃酸多的朋友要控制量,别学我老爸当零食吃结果反酸。
溪边野草竟是养胃专家——蒲公英
春天郊外踏青时,总能看到些毛茸茸的小伞兵,挖几棵回家洗净焯水,拌着香干能吃一盘,没想到这野草还是治胃火的良药,对经常应酬喝酒导致的口苦口臭特别管用。
新鲜蒲公英可以凉拌,晒干的泡茶更好保存,有个客户长期熬夜应酬,每天保温杯里泡这个,半年下来口气清新不少,但体寒的人要少喝,加点红枣生姜中和更好。
厨房药铺必备——陈皮白茶
广东人家家都有个陈皮罐子,每年新会柑上市就囤货,别以为只是煲汤料,这可是调理胃肠蠕动的秘密武器,去年我试着用三年陈的老陈皮煮白茶,意外发现对空调房待久的胃寒特别有效。
现在办公室常备这个茶包,饭后来一杯解腻暖胃,有次闺蜜生理期腹痛,喝了加姜丝的陈皮茶居然缓解不少,不过新鲜橘子皮可不能代替,要选正宗晒够年份的。
这些草木精灵虽然温和,但也要对症下药,就像老中医说的:"脾胃如土地,杂草多了要除草,干旱了需浇水,冻僵了得晒太阳。"如果长期反复不舒服,还是要去找专业大夫把脉,你家传本上还记着哪些养胃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