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药助阳是骗人的?这些坑你踩过吗?

一归堂 2025-05-05 科普健康 1605 0
A⁺AA⁻

最近老李又在朋友圈晒他的"养生秘方"了,配图是几包黑乎乎的中药丸,号称吃了半个月就"重拾雄风",这年头,打开短视频全是"祖传秘方治肾虚",电商平台随手一搜就能跳出上百种"中药壮阳套餐",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从业者,今天咱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些打着中药旗号的助阳产品,到底藏着多少猫腻?

市场上的"助阳神药"都是什么鬼? 前阵子有个哥们儿找我诉苦,说在网上买了"清代御医秘方",吃了半个月不仅没效果,反而整天口干舌燥,我让他把药盒发过来一看,好家伙,成分表里赫然写着"西地那非"——这不是伟哥的主要成分吗?更离谱的是剂量标注,每颗药丸含120毫克西地那非,远超正规药品的安全剂量,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操作,在保健品市场早就不是秘密。

去年315晚会曝光过某"藏秘肾宝",包装盒上印着雪山草原的图案,实际上生产地就在河南某乡镇小作坊,更讽刺的是,所谓的"牦牛睾丸提取物",经检测就是廉价的动物蛋白粉,这些商家专挑消费者看不懂的成分下手,把玉米须说成"龙须草",把普通枸杞吹成"宁夏红宝石",价格翻着跟头往上涨。

老祖宗的锅不能背 说到这儿肯定有人急眼:"中药明明有补肾的说法!"确实,《黄帝内经》讲"肾主藏精",张仲景也留下过八味地黄丸等经典方剂,但要注意,中医说的"补肾"和街头广告里的"壮阳"完全是两码事,就像给手机充电,中医是调理充电接口(身体机能),那些所谓"即刻见效"的是在直接接电源(激素刺激)。

我认识位老中医,他治疗肾虚患者从来都是先摸脉看舌苔,他说现在很多人把腰酸腿软都归为"肾虚",其实是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病,有次他给某互联网公司高管开膏方,特别嘱咐要配合每天快走半小时,结果人家嫌麻烦只吃药,三个月后脂肪肝反而加重了,这说明啥?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

科学验证下的真相 现代医学对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很透彻,大致分为心理性、血管性、神经性三大类,正经三甲医院的男科,会通过夜间勃起监测、血流超声等手段精准诊断,而那些网络销售的"中药秘方",有几个做过临床实验?去年某网红直播卖的"鹿血片",送检发现里面掺了治疗高血压的西药,消费者吃完后血压骤降晕倒,这哪是养生简直是玩命。

更别说很多产品打着"古法炮制"的旗号,实际生产过程触目惊心,记者暗访过某中药厂,工人直接用扫帚打扫药材灰尘,熬药的大铁锅锈迹斑斑,这种环境下生产的"助阳圣品",吃下去真不如啃萝卜白菜安全。

真正该关注的养生之道 讲个真实案例:我邻居王叔五十岁时体检出前列腺增生,被保健品推销员忽悠买了两万块"海马补肾胶囊",结果吃了半年,尿频更严重,后来去正规医院才知道,他的问题根本不是肾阳虚,而是长期憋尿导致的慢性炎症,这就像给发烧病人灌人参汤,不对症反而加重病情。

其实男性功能保养真没那么玄乎,重点就三句话:别熬夜(23点前睡觉胜过吃补药)、管住嘴(少油少盐多膳食纤维)、迈开腿(每天一万步最实在),真有问题别害羞,正规医院的男科现在都有隐私保护措施,那些吹嘘"三天见效"的,不是加西药就是骗傻子。

最后说个有意思的现象: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购买"补肾中药"的主力人群是25-35岁年轻人,其中程序员、销售、网约车司机占比最高,这说明什么?现代生活压力山大,但与其交智商税,不如调整作息、规律饮食,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是养生智慧,不是让人变懒的灵丹妙药,下次再看到"祖传助阳秘方",建议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锻炼习惯,啤酒肚有没有减下去,这才是最实在的"壮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