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嗓子干得像沙漠,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照镜子发现嘴角又起皮了...姐妹们有没有这种体验?其实这些都是身体在报警——阴虚了!今天咱们不聊那些云里雾里的养生概念,直接上硬货,老祖宗留下的5个滋阴绝招,让你从内到外滋润起来。
【第一个方子】六味地黄丸——阴虚界的"万金油" 说起滋阴,没人不知道六味地黄丸,但你知道它到底牛在哪吗?这个出自宋代的方子,就像给身体装了个"加湿器",熟地黄当仁不让当老大,把肾阴补得满满的;山萸肉像保安队长,紧紧守住补进去的营养;山药则是脾胃的贴心小棉袄,让吸收事半功倍。
特别适合哪些人?经常半夜渴醒、耳鸣像蝉叫、腰酸得像断了似的小姐姐们注意了!但要注意,舌苔厚腻、大便黏马桶的痰湿体质要绕道走,我闺蜜之前月经不调,医生就让她在排卵期吃两周,现在连痘痘都少长了。
【第二个方子】杞菊地黄丸——熬夜党的救星 现代人哪个没熬过夜?眼睛干涩、头晕目眩、指甲脆得像薯片,这都是肝阴被熬干了!这个在六味基础上加了枸杞和菊花的方子,简直就是给眼睛做SPA,枸杞负责灌溉肝血,菊花把虚火往下拽,特别适合天天盯电脑的手机党。
有个IT女同事,连续加班一个月后,眼睛红得像兔子,我给她支招吃了两周,现在她包里常年备着这个,不过要提醒,如果你是那种怕冷手脚冰凉的阳虚体质,煮点姜枣茶比这个管用。
【第三个方子】沙参麦冬汤——干咳党的福音 秋冬季节喉咙痒得像有蚂蚁爬?晚上咳得睡不着?这个乾隆年间的方子专治各种"燥",北沙参、玉竹像双职工,一个补水一个锁水;麦冬和天花粉联手灭火,桑叶把肺里的热气往外赶。
特别推荐给教师、主播这些靠嗓子吃饭的朋友,我邻居王老师,以前上课半小时就得喝水,喝了半个月这个汤,现在能连讲两节课不带停,记得用陶瓷锅小火慢炖,加块陈皮更好吸收。
【第四个方子】一贯煎——暴脾气克星 有些姑娘明明没做什么事,就是控制不住发脾气,胸口像堵了团火?这是肝阴不足在作怪!当归、生地黄当润滑剂,枸杞喂饱肝血,沙参麦冬组成灭火队,关键在那个"一贯"二字,意思是从头到尾都要滋阴。
适合经期前烦躁、乳房胀痛的姐妹,我表姐以前每次生理期都跟炸药包似的,喝了三个月这个,现在连她老公都说她温柔多了,但要避开感冒发烧时喝,免得闭门留寇。
【第五个方子】百合固金汤——呼吸系统的保护神 抽烟、雾霾天、说话多导致的咽喉肿痛?这个明代的方子专门对付"金(肺)"系统问题,百合、生地黄像保鲜膜修复呼吸道,玄参贝母化痰止咳,当归白芍给肺部补充弹药。
特别适合教师、销售这类职业人群,我同事李哥烟龄十年,去年体检肺结节,戒不掉烟就每天灌这个汤,现在咳嗽少了,连口臭都好转了,不过要是黄脓痰多的热咳,要加点鱼腥草更管用。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这些方子都是老祖宗的智慧,但千万别自己当医生,就像买名牌包要去专柜,调理身体也得找正规中医把脉,记住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把这些方子当成基础配方,让医生根据你的体质加减药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毕竟我们调理的是自己的身子骨,可不能马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