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您这儿有鸡角刺吗?"我站在老城区中药铺的柜台前,看着抓药师傅翻遍半个药柜后摇了摇头,这已经是今天问的第三家药店了,没想到看似普通的中草药,找起来竟这么费劲。
鸡角刺到底是何方神圣? 第一次听说鸡角刺是在老家奶奶的偏方里,这种学名叫"葎草"的植物,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它三角形的叶片边缘带着细密锯齿,藤蔓上长满细小倒刺,活像只缩着脖子的鸡爪子,这大概就是"鸡角刺"名字的由来,老一辈人说它能清热解毒,但具体怎么用却各有说法。
线下药店寻访记 跑了七八家中药店发现,越是老字号反而越难找到,鼓楼街的同仁堂店员解释说:"现在野生药材管控严,鸡角刺又不好储存,我们半年前进过一批,早就卖完了。"倒是城西新开的养生馆里,居然在角落摆着罐磨好的鸡角刺粉,老板神秘兮兮地说:"这是托云南老乡带的,治痛风特别好。"
线上购买的那些坑 某宝搜"鸡角刺"能跳出上百个链接,价格从十块到上百不等,有家销量过千的店铺晒着地里采摘的视频,收到货却发现全是碎叶子,后来才知道正品应该是带刺的嫩茎,晒干后呈暗绿色,闻着有股特殊的青涩味,最靠谱的反而是同仁堂官方旗舰店,虽然贵点但至少能保证是正品。
自采自制的可行性 清明回乡特意跑去后山,结果发现现在的田野早被除草剂伺候得干干净净,表叔教我认准藤本植物,茎断面有白色汁液的才是好货,自己晒干时差点发霉,老中医提醒:鲜用要当天采收,制干必须阴晾不能晒,否则药效全无。
使用禁忌与搭配秘诀 别看是野菜,用法错反而伤身,邻居张叔用鲜藤泡酒治风湿,结果喝得胃出血,中医院王主任强调:鸡角刺性寒,脾胃虚寒者要配生姜,用量每天不超过15克,倒是搭配蒲公英、金银花熬汤,对付夏季暑热效果显著。
现代研究的新发现 省中医药研究院的最新论文显示,鸡角刺提取物对尿酸溶解有明显作用,不过研究员反复提醒:民间偏方不能替代正规治疗,他们正在研发的鸡角刺中成药预计还要三年才能上市。
转了一圈回到最初那家老药店,抓药师傅正给客人包着蝉蜕。"要不你留个电话?"他突然递来纸笔,"下个月我们要去贵州采药,给你带点新鲜的鸡角刺,不过得赶在霜降前用掉啊。"望着柜台上泛黄的药材单,突然觉得这些草木里藏着的学问,比任何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