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你说这中药里的花花草草到底咋分辨?上次抓药看到有叫XX花的,还有叫全XX花的,到底是不是一种东西?"要我说啊,这中药名里的门道可多了!今天就专门说说那些名字里带"全"字和"花"字的中药材,保准你看完就能分得清白芍与赤芍,辨得明白芷和防风。
被误解的"全"字玄机 很多新手药友看到"全"字就犯迷糊,其实这在中药里特指"全草入药",就像咱们常吃的韭菜,要是说"全韭菜",那可是连白花花的根须都得算上,同理,中药材里带"全"字的,往往要求根茎叶花果全套上阵,比如大家熟悉的"全蝎",可不是单指蝎子尾巴,而是要把完整小蝎子烘干入药。
八大经典"全X花"药材解析
-
全金银花(忍冬科) 别看现在药店都叫金银花,老一辈药农都称"全金银花",这可不是简单的称呼变化,关键就在花蕾与开花的区别,含苞未放的叫"银花",绽开后的称"金花",只有完整保留两态的才算合格品,老中医开方时会特别叮嘱:"要带蒂全花,清火解毒才地道"。
-
全杭白菊(菊科) 杭州出产的杭白菊讲究"三全":全株采收、全花入药、全程阴干,懂行的都知道,挑杭白菊要选花瓣完整的,那些碎花瓣多半是次品,用全菊泡茶时,记得不要撕花瓣,整朵冲泡才能看出在水中旋转绽放的美景。
-
全辛夷花(木兰科) 这味药的名字最有意思,"辛"指味道辛辣,"夷"是古语"平坦"的意思,正宗全辛夷花要选花苞未开时的毛笔头形状,连短小的柄都要保留,现在市面上有用玉兰花冒充的,记住正品表面密布灰白色绒毛,闻着有股凉飕飕的窜鼻感。
-
全腊梅花(蔷薇科) 要说最娇贵的全花药材,当属腊梅花,采收时节必须在冬至前后,此时花朵半开未开,颜色似黄蜡雕刻,新鲜腊梅要摊在竹簸箕里,下面垫干净稻草吸潮,晒到七成干时就要停手,太干就会失了药效。
-
全野菊花(菊科) 别以为野菊花就是路边随便摘的!真正入药的全野菊花要选生长在向阳山坡的,花冠要完整呈球形,颜色金黄不带褐色斑点,有意思的是,这种野菊花反而比人工种植的更金贵,特别是治疗疔疮肿毒时效果显著。
-
全丁香(桃金娘科) 这里说的可不是香料店的丁香,而是带着花梗的完整花蕾,老药师教我们辨别真假:真品全丁香花梗呈青黑色,摸起来有粗糙感,用指甲掐会渗出油性物质,现在有用油渍过的劣质品,拿纸一擦就会脱色。
-
全密蒙花(马钱科) 这味药的名字最有趣,"密"指花序密集,"蒙"是形容花朵像蒙着层雾,采收标准极其严格:必须选初夏时节,晴天上午露水刚干时,用竹刀连枝剪下,当天就要晒到八成干,第二天回润后再完成二次干燥。
-
全芫花(瑞香科) 这可是有名的泻水逐饮药,使用时千万谨慎,真正的全芫花要选淡紫色的花蕾,连细小的花梗都要保留,有趣的是,这药遇铁器会变黑失效,所以古代都是用铜刀切制,现在改用陶瓷刀具处理。
行家不外传的选购秘诀
- 看完整度:优质全花药材应该花瓣齐全,花托完整,没有碎屑
- 辨色泽:自然晾晒的应该有层次感,过分鲜艳的要警惕硫熏
- 闻气味:真品都有独特香气,霉味或刺鼻味的都是陈货
- 试沉浮:好花茶入杯后应该半沉半浮,全沉底的是受潮品
日常妙用花茶方
- 熬夜救星茶:全金银花3克+全杭白菊2朵,开水焖泡代茶饮
- 祛痘养颜汤:全腊梅花5朵+全密蒙花3克,煮水洗脸早晚各一次
- 风寒应急方:全芫花1克(需医师指导)+生姜3片,煮沸后趁热熏鼻
最后提醒各位,虽然这些全花药材看着亲切,但像全芫花、全辛夷这类还是有毒性的,使用前一定要咨询专业中医师,下次去药房抓药,不妨仔细看看处方单,说不定就能发现更多带"全"字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