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鱼腥草的人,十有八九会被它独特的气味吓退,这种生长在南方阴湿处的草本植物,揉碎后会散发出类似鱼腥味的奇特气息,也因此得名"鱼腥草",不过别被它的气味骗了,这株不起眼的小草可是中医眼里的宝贝,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个争议与魅力并存的中药界"网红"。
【藏在深山的"天然抗生素"】 在云贵川的深山老林里,有经验的药农都知道,叶片心形、穗状花序的鱼腥草是最天然的消炎药,它的神奇之处早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散热毒痈肿,疮痔脱肛,断痁疾,解硇毒。"现代研究发现,鱼腥草含有的癸酰乙醛(俗称鱼腥草素)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堪称自然界的广谱抗生素。
去年我在贵州采风时,当地老乡教我辨认野生鱼腥草的诀窍:叶子背面是紫红色,茎呈扁圆柱形,折断时会有明显纤维感,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管这叫"折耳根",凉拌时加点辣椒蒜末,就是夏日消暑的绝配,不过第一次吃确实需要勇气,那种独特的腥味混合着辛辣,就像在嘴里开了一场味觉冒险。
【中药铺里的百搭选手】 走进任何一家中药店,准能看到晒干的鱼腥草整齐码放,这些经过炮制的药材依然保持着标志性的鱼腥味,却是治疗肺热咳嗽、肺炎、尿路感染的常用药,老中医常说"肺热咳嗽三件宝:鱼腥草、黄芩、枇杷叶",特别是在雾霾天频发的当下,用它煮水当茶饮特别受欢迎。
我家里就常备着鱼腥草干品,上次感冒喉咙肿痛,奶奶就煮了鱼腥草罗汉果茶,做法很简单:15克干品加半个罗汉果,煮沸后转小火炖20分钟,喝的时候加点蜂蜜,苦中回甘的味道竟让人上瘾,不过要提醒的是,这茶性寒,脾胃虚寒的朋友可要悠着点喝。
【厨房里的药食同源明星】 现在超市里能买到真空包装的鲜鱼腥草,可见它早已突破药典走向寻常餐桌,在四川,夫妻肺片里那撮提味的香菜常常被换成脆嫩的折耳根;在云南,汽锅鸡里放几根鱼腥草,据说能中和油腻;广东人更妙,拿它来煲凉茶,清热解暑效果一流。
最近爆火的"鱼腥草柠檬茶"你试过没?新鲜鱼腥草切段,加柠檬片、冰糖腌渍,冰箱冷藏两小时,喝起来居然有青柠般的清爽,不过第一次制作时建议少买点,毕竟这味道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我就见过邻居阿姨尝了一口后,整盘都送给了我。
【使用禁忌与鉴别技巧】 虽然鱼腥草好处多多,但三类人群要特别注意:手脚冰凉的阳虚体质、孕产妇、以及对腥味敏感的人群,另外要警惕市面上染色的劣质品,正宗的鱼腥草应该是淡黄绿色,如果颜色过于鲜艳反而可能是硫磺熏过的。
辨别新鲜鱼腥草有个小窍门:看须根,野生的须根多而细长,人工种植的则相对短粗,去年我在药材市场就见过不良商家用戢菜冒充,后者虽然也有类似气味,但叶片较薄且没有紫红色背面,大家购买时要擦亮眼睛。
现在打开某宝搜索"鱼腥草",能找到各种形态的产品:鲜品、干品、破壁饮片甚至鱼腥草口服液,不过最地道的用法还是古法煎煮,看着干枯的草叶在沸水中重新舒展,袅袅升起的热气带着特有的药香,这种传承千年的治愈力量,或许正是中草药最迷人的地方,下次去中药铺,不妨请老板拍张鱼腥草的特写照片,这株貌不惊人的小草,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