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反复无常,不少朋友留言说关节又开始隐隐作痛,咱们老百姓常说的"风湿痛",在中医里统称为"痹症",今天老张就带大家认识下中药房里那些专门对付风湿的宝贝药材,学会分辨这三大类,以后泡药酒、炖汤都知道该抓哪些料了!
祛风寒湿药:寒湿入侵的"暖气机" 这类药材就像给身体装了个暖风机,专治那种阴雨天加重、遇冷更疼的寒湿痹痛,最典型的要数"川乌"和"草乌"这对兄弟,不过它们有毒得像炸药包,必须炮制后才能用,倒是菜市场常见的"老姜"很安全,风寒感冒时煮点姜糖水,其实就是在给自己做微型艾灸。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北方人爱用的"羌活"像扫帚,能把膀胱经的寒湿扫出去;而南方潮湿地区常用的"独活"形状像腿肚子,特别擅长对付下半身的寒湿,记得去年邻居王叔膝盖疼得不敢弯,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这两位"扫地僧",配合着艾叶熏蒸,没出半个月就能蹲着择菜了。
祛风湿热药:湿热缠身的"除湿机" 南方梅雨季那种黏糊糊的疼,就得靠这类清热利湿的药材,去中药铺别光盯着贵价货,像路边野草似的"豨莶草"可是个宝,新鲜时候捣烂敷在关节上,比膏药还管用,还有那个开黄花的"秦艽",既能清虚热又能止痛,特别适合更年期关节不适的阿姨们。
防己这味药名字有意思,古人说它"行十二经如走平地",对全身游走性疼痛特别有效,我丈母娘当年手指关节肿得像馒头,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防己配木瓜,喝了一段时间连变形的关节都松快不少,不过要注意,这类药性质偏凉,脾胃虚寒的人最好搭点陈皮、砂仁暖暖胃。
祛风湿强筋骨药:骨头疼的"钢筋水泥" 这类药材最懂"治本"的道理,不像前面两类只管临时止痛,像"五加皮"就是个双面手,既能祛湿又能给骨头补钙,泡酒时加点枸杞,比钙片好吸收多了,桑寄生这味药更绝,明明是藤蔓植物,却能补肝肾,月子病留下的腰疼用它炖猪腰,吃三次就能见效。
特别要说下"狗脊",这玩意处理起来有点麻烦,得用黄酒拌着炒,但对付腰椎增生真有一手,我表弟在工地干活落下腰伤,老师傅教他每天用狗脊切片泡高度白酒,擦在腰阳关穴位,坚持一个月现在能扛水泥袋了,不过孕妇可得离远点,这药活血力度够强的。
辨别小窍门:看叶子辨药性 风寒湿药多长在向阳山坡,叶片厚实带绒毛,就像穿了件保暖衣;风湿热药喜欢水沟边,叶子多半有锯齿或裂口,看着就透气;强筋骨的药很多是藤本或带刺,毕竟要攀附其他东西生长嘛,下次去爬山,不妨留意下这些药材的生长环境,比看书记得牢。
用药禁忌要记牢 所有祛风湿药都不能当茶喝,特别是川乌、草乌这类有毒的,必须严格遵医嘱,泡药酒别用塑料桶,玻璃或陶瓷器皿才安全,阴虚火旺的人用温热性药材,相当于火上浇油,切记要配点麦冬、石斛平衡下。
食疗小配方 寒湿重的朋友可以试试:羌活5g+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代茶饮,风湿热的朋友适合:防己10g+薏米30g+冬瓜皮20g,炖排骨汤,想强筋健骨的:五加皮10g+杜仲15g+猪脊骨适量,每周吃两次。
最后提醒一句,关节疼痛超过两周千万别硬扛,该拍片查血别耽误,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把这几类药材认清楚,再配上艾灸、拔罐,大部分风湿问题都能控制住,记住咱们老祖宗的智慧:治痹症要像疏通下水道,光蛮力冲不行,得找准堵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