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人参是真的吧?""绝对野生长白山的!"这样的对话是不是很熟悉?中药材市场鱼龙混杂,稍不留神就可能把真金白银砸在劣质品甚至假货上,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鉴别中药材的那些门道,从祖传老手艺到现代黑科技,保你看完就能当半个鉴药专家。
【一看颜值】 真正的好药材就像精心打扮的姑娘,该有的"配饰"一样不少,拿人参举例,野山参的芦头(茎痕)像戴着斗笠,皮条须上还有珍珠疙瘩,若是看见浑身光滑得像萝卜的"人参",八成是人工种植的园参,冬虫夏草更明显,正宗那曲虫草有"四对眼睛"——头部棕红色眼,草身棕黄色环纹,假虫草往往颜色呆板,断层处还能看见淀粉填充的痕迹。
【二闻体味】 老药工都有个习惯,拿到药材先凑近鼻子闻,当归应该有浓郁的甜香,要是闻到酸腐味,说明已经受潮变质,檀香片搓碎后香气能持续半小时,而掺了锯末的假檀香五分钟就散得干干净净,最有意思的是藏红花,正品泡水后水变金黄,花芯呈喇叭状直立,伪劣品则汤色发红,花丝很快就烂成渣。
【三尝滋味】 别怕脏,真正懂行人都会偷偷舔一口,蜂蜜要尝出花香,假蜜只有糖水味;苦杏仁的苦应该是脆生生的,发霉的会有刺喉感,去年我就在旅游区买过"野生灵芝",嚼着像啃木头渣子,后来才知道是树舌冒充的,太甜的甘草可能喷过糖浆,发麻的半夏肯定炮制不到位。
【四试性情】 有些药材就像性格鲜明的孩子,牛黄用火烧会噼啪爆响,假的塑料仿品只会熔化冒黑烟,藏青果丢进水里能沉底,染色的空心赝品立刻浮起来,最绝的是熊胆粉,滴在指甲上能挂珠不散,猪胆冒充的马上就流成一片。
【五查出身】 现在药店都流行讲"故事",但地道药材都有身份证,川芎要带"雀脑芎"的鹰钩嘴,没有这个标志的基本是湖北货,金银花选河南封丘的,山东货虽然便宜但药效差三成,特别警惕那些打着"野生"旗号的,真正的野山参五年才能长拇指粗,市场上叫卖的基本都是林下参。
说个上周的事,邻居张叔在早市买的"三七",拿给我看时表面亮得能照人,放在台灯下一照,断面全是透明树脂胶,这哪是止血良药,根本就是工业胶水块,现在造假技术越来越精,连DNA检测都能骗过,但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尾巴。
最后送大家三句真经:买药认准老字号,散装谨慎选,网购更要擦亮眼,太便宜的好货不是漏,是陷阱,下次去药店,不妨当回福尔摩斯,用咱们今天说的法子验验货,保管药贩子见你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