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街坊说"眉梭骨疼起来要人命",我这才知道原来这么多人被这个问题困扰,前阵子李婶来我家串门,捂着腮帮子直抽气,说是吃饭张嘴都疼得冒冷汗,看着她肿得老高的半边脸,我赶紧翻出爷爷留下的手抄本,还真找到对付眉梭骨痛的妙方,今儿就把这个经过三代人验证的方子分享给大家,保管比你吃那些止痛片管用!
先搞懂你的"眉梭骨"在闹啥脾气 老辈人常说的眉梭骨,其实就是咱们太阳穴下面、眼眶外上方那块骨头,这地方疼起来可不是小事,轻的可能是熬夜上火,重的可能是风寒侵袭,最严重的怕是三叉神经在作怪,去年我表弟就是这儿疼得整宿睡不着,去医院花了小两千也没查明白,最后还是用我奶奶配的草药敷好的。
祖传秘方大公开(附详细用法) 爷爷的药方就四味药:
- 白芷15克(祛风止痛的急先锋)
- 川芎10克(活血行气的老字号)
- 细辛3克(通窍散寒的猛将军)
- 甘草6克(调和诸药的和事佬)
煎药窍门:
- 砂锅加三碗水,倒药材泡半小时
- 大火煮开转小火咕嘟20分钟
- 滤出药汁再兑一碗温水
- 每天当茶喝,连喝三天保准见效
药材界的四大金刚各显神通 白芷这味药最有意思,闻着像淡淡的当归香,它专治头面部的风邪,就像给脑袋撑把雨伞,川芎可是妇科圣药,不过对头疼牙痛更是一绝,能带着药力窜遍全身经络,细辛量虽少却是关键,3克刚好够把藏在骨头缝里的寒气揪出来,甘草就像和稀泥的高手,把这些"暴脾气"的药材调教得服服帖帖。
这些年亲眼见证的神奇案例 隔壁王老师上个月眉棱骨疼得戴墨镜上班,去医院开了盒布洛芬也不顶用,我给他包了五副药,喝完第三天就敢啃苹果了,还有我表妹考研那年,天天熬夜复习落下这毛病,现在定期喝这个方子泡的茶,三年都没再犯过,最逗的是小区保安老赵,有次疼得撞墙,喝了药汤后居然说尝出了薄荷味!
喝药时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 忌口比吃药还重要:羊肉海鲜辣椒一律绕道走
- 趁热喝效果翻倍:凉了再加热别兑生水
- 早晚各一剂:饭后半小时喝最养胃
- 孕妇小孩要减量:细辛分量得咨询大夫
- 配合热敷见效快:热毛巾敷患处像做SPA
- 别急着吃补药:等症状缓解再进人参阿胶
- 泡脚助攻疗效:艾叶煮水泡到膝盖下
- 疼得厉害加穴位:按揉合谷穴能应急
现代人的通病才是真凶 这些年见多了病例,发现十有八九都是自找的,手机不离手的低头族,空调房里贪凉的上班族,半夜追剧的夜猫子,哪个不是在给眉梭骨上刑?前些天有个外卖小哥来抓药,疼得话都说不利索,一问才知道天天冷饮当水喝,大夏天还穿件破洞牛仔露着膝盖。
老祖宗的智慧永不过时 别看这几味药不起眼,却是几千年试出来的黄金组合,白芷川芎搭档就像关羽张飞,细辛甘草好比刘备诸葛,君臣佐使各司其职,现在药店动辄几百块的进口药,真不如这副二十块钱的方子实在,关键是没激素没副作用,老人小孩都能安心喝。
防患于未然才是真本事 要想彻底摆脱这折磨,光靠吃药可不够,建议大家:
- 每天梳头100下疏通气血
- 晴天多晒后脖颈储存阳气
- 学学八段锦摇头摆尾式
- 换季时喝点姜枣茶驱寒
- 睡前用牛角梳刮额头两侧
写在最后: 这方子从我曾祖父那辈就开始用,救济过不少人,现在大家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又差,这种毛病越来越常见,与其在医院排半天队花冤枉钱,真不如试试这个老法子,不过要是疼得整宿睡不着,或者眼睛都肿成一条缝,还是赶紧去正经医院瞧,毕竟咱们这是治未病的偏方,不能代替医生诊断,觉得有用的朋友记得收藏,说不定哪天就能帮到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