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别慌!中医调理有妙方,这些中药帮你稳压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6 0
A⁺AA⁻

开头引入:
"最近总感觉头晕乎乎的,蹲久一点站起来就眼前发黑,量血压才发现只有90/60……"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困扰?身边不少人觉得血压低不算病,忍忍就过去了,其实从中医角度看,血压低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调理得当完全可以改善,今天咱们聊聊如何用中药温和调养,告别低血压的烦恼。


先搞懂:血压低到底是咋回事?

西医里,成人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就算低血压,很多人不疼不痒,但有些人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手脚冰凉等症状,中医可不只看数字,更在意背后的体质问题——多半和气血不足阳气虚弱有关,就像一辆汽车,油箱里油不够(气血虚),发动机马力不足(阳气弱),跑起来自然没劲。

常见表现自查:

  • 蹲下后起身眼前发黑(体位性低血压)
  • 白天犯困但睡不深
  • 怕冷,手脚像冰块
  • 累得快,爬楼梯都喘
  • 女性月经量少、颜色淡

如果你中了2条以上,大概率是中医说的气虚血虚体质,往下看怎么对症下药。


中医调理血压低的核心思路

老祖宗的智慧讲究"虚则补之",但补血还是补气?还得细分:

  1. 气虚型:说话有气无力,爱出汗,舌边有齿痕→补气升阳
  2. 血虚型:脸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补血养心
  3. 阳虚型:怕冷蜷缩,尿频夜尿多→温阳固本

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别照着偏方乱喝,比如阴虚火旺的人吃多了黄芪,反而口干上火,建议先找中医师摸脉看舌,再针对性调理。


调理血压低的"明星中药"推荐

以下是临床常用且安全的药材,日常煮汤、泡茶都能用:

黄芪——补气界的扛把子

作用:提升气力,改善疲劳,对气虚型低血压尤其友好。
用法

  • 黄芪炖鸡:土鸡+黄芪30克+红枣10颗,每周2次
  • 黄芪粥:黄芪水泡汁煮小米粥,早餐吃
    注意:高血压患者慎用!

党参——平价版人参

作用:补中益气,适合钱包紧张的朋友。
搭配:党参15克+山药30克煲汤,健脾又升压。

甘草——调和诸药的"和事佬"

作用:补脾益气,还能缓解中药的苦味。
妙招:甘草5片+大枣3颗泡水,代茶饮。

熟地黄——补血圣品

适用:血虚导致的头晕、耳鸣、月经量少。
食疗方:熟地15克+当归10克+排骨炖汤(经期后喝最佳)。

桂枝——温阳散寒

特点:怕冷严重的人选它,疏通经络还能升压。
泡脚方:桂枝10克+生姜3片煮沸泡脚,每晚15分钟。


懒人必备!3个调理血压低的食疗方

① 元气茶(气虚专用)
黄芪10克 + 枸杞10克 + 桂圆5颗,沸水焖泡20分钟。
效果:喝完半天精神抖擞,特别适合久坐族。

② 红颜汤(血虚必喝)
红枣8颗 + 红豆50克 + 红糖1块,炖烂喝汤吃渣。
贴士:加一点黑芝麻增香,姨妈期也能喝。

③ 升压鸡汤(通用款)
老母鸡半只 + 黄芪15克 + 香菇5朵,慢炖2小时。
关键:撇掉上层油花,喝汤吃肉,一周一次就够了。


调理血压低的生活细节

光靠吃药可不够,这些习惯能事半功倍:

  1. 起床三部曲:醒后先躺2分钟→坐起1分钟→双腿垂床沿1分钟,再慢慢站起,防晕倒。
  2. 忌空腹吃生冷:西瓜、苦瓜、冰饮会让气血更淤堵,尤其在夏天!
  3. 每天踮脚100下:促进血液循环,比久坐不动强百倍。
  4. 盐分适当增加:不是让你猛吃咸菜,炒菜放盐比常人多一丢丢即可。

警惕!这些情况赶紧看医生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别硬扛:

  • 频繁晕厥,磕到头破血流
  • 胸闷气短,心跳异常
  • 长期疲劳,体重莫名下降

可能是贫血、心脏病或其他疾病,抓紧去医院查清楚!



血压低看似小毛病,长期不管可能导致头晕跌倒、记忆力下降,甚至影响心脏功能,中药调理就像小火慢炖,坚持1-3个月才能看到效果,食疗方子再灵,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调整剂量,实在拿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