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快把天花板掀翻了,隔壁工位小王边咳边念叨:"这嗓子眼跟装了个破锣似的",我听他咳得撕心裂肺,随口问了句:"你这是干咳还是带痰?"没想到这句问话倒让他来了精神:"哎你这问题专业啊!昨天我妈视频还说我这咳嗽得像炒豆子,该喝冰糖雪梨..."
其实咱们老祖宗听声辨症的本事可不止停留在"多喝热水"的层面,前阵子陪张大爷去抓药,老中医闭着眼睛听他孙女儿咳了两声,转头就开出三副不同的方子,当时我还纳闷,结果人家解释说:"咳声沙哑像锯木头的是燥咳,噼里啪啦带响儿的多是痰湿,这丫头咳起来跟小猫叫似的,明显是阴虚火旺啊..."
要说这感冒咳嗽的学问,真比电视剧里的宫斗戏还复杂,就拿最常见的三种咳声来说:
- 那种"吭吭吭"像在清嗓子的,八成是外感风寒,记得去年冬天快递小哥在楼下边跺脚边咳,我给他塞了包红糖姜茶,第二天他说喉咙终于不痒了
- 要是咳起来"呼噜呼噜"带痰音,得像熬粥似的慢慢调养,我闺蜜家孩子上次咳得小脸通红,她奶奶用陈皮加萝卜皮煮水,连着三天就好利索了
- 最麻烦的是半夜咳得"空空空"像狗叫的,这种多半是阴虚,公司前台小姐姐去年秋天咳了半个月,后来每天揣着川贝粉当零食吃,居然给掰过来了
前几天刷手机看到个离谱偏方,说把橘子直接放锅里烤黑能治咳嗽,吓得我赶紧咨询中医同学,人家哭笑不得地说:"烤焦的东西含致癌物啊!不过橘皮确实有理气化痰的作用,正确做法应该是用盐腌过再蒸..."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民间智慧也得讲究科学操作。
说到食补方子,我这些年试出几个特别灵的:
- 蜂蜜柚子茶:把柚子皮削成薄片,用盐搓掉苦味,拌上蜂蜜密封两天,每天早晚挖两勺,对付秋燥咳嗽比吃药还管用
- 盐蒸橙子:橙子顶上切盖,撒少许盐隔水蒸,热乎乎地连皮带肉吃掉,特别适合小孩夜咳
- 萝卜蜂蜜饮:白萝卜切丁加蜂蜜腌出水,冰箱里常备着,哪天感觉嗓子发痒马上喝,能把咳嗽扼杀在摇篮里
不过别以为所有咳嗽都能靠吃搞定,有次邻居家大叔咳得胸痛,非说要忍几天就好,结果拖到肺炎住院,这才明白有些情况真不能硬扛,要是咳嗽超过两周、痰中带血、喘不上气,就得赶紧去医院拍片子。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年轻人开始把中药当潮品,写字楼里保温杯泡枸杞不算啥,现在流行带着自制的"止咳润喉包"——胖大海、罗汉果、金银花各抓一把,上班间隙抿两口,倒是提醒各位,中药虽好也讲究君臣佐使,乱搭配可能适得其反,就像有姑娘把党参黄芪当归全扔进养生壶,结果喝得整夜失眠。
说到底,身体发出的每个信号都值得认真对待,下次听到自己或家人咳嗽,别急着吞止咳糖浆,先竖起耳朵听听:是干巴巴的"咔咔"声,还是闷闷的"轰轰"声?说不定这就是身体在给你开药方呢!实在拿不准还是找专业医生靠谱,毕竟咱们普通人没长着老中医的"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