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闺蜜家娃总说肚子疼,去医院一查肚子里有蛔虫,医生开了肠虫清,可她拿着药盒犯嘀咕:"才六岁就吃西药驱虫,会不会伤肝啊?"这话倒是提醒我想起中医里的驱虫智慧——咱们老祖宗对付肚子里的"不速之客",早有一套天然疗法,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五味专治寄生虫的中药,看完记得收藏!
【使君子:儿童驱虫首选】 要说最有名的打虫药,当属使君子,这味中药名字听着像武侠小说道具,其实是常见植物的果实,老家院子里就有棵使君子,每年八月红彤彤的果子挂满枝头,老人们常说"小孩肚子里有虫,摘几颗炒着吃就行"。
现代研究发现,使君子含有的脂肪油能麻痹蛔虫,让它乖乖排出体外,关键是味道不像西药那么苦,炒熟后脆生生的,小孩子容易接受,不过要记住,新鲜使君子不能生吃,必须炒到表皮发黑才算合格,成人每天最多吃20颗,小孩减半,空腹服用效果最好。
【槟榔:南方人的驱虫零食】 在海南旅游时发现个有趣现象:街边椰子摊总摆着黑褐色的槟榔果,当地阿婆告诉我,以前穷时候孩子肚疼,嚼两颗槟榔就能打虫,槟榔驱虫的原理很特别,它含有的槟榔碱能让寄生虫肌肉痉挛,自己扭动着往外钻。
现在市面卖的槟榔大多加了香料,打虫得选未加工的原生槟榔,切片后用清水煎半小时,喝汤吃渣都行,不过这东西有点"猛",体质虚的人吃完可能会头晕胸闷,最好搭配陈皮一起煮着喝。
【南瓜子:厨房里的驱虫高手】 没想到吧?咱们嗑着玩的南瓜子也是驱虫良药,去年邻居家小猫翻垃圾桶吃了生鱼,肚子鼓得像皮球,宠物医生说喂南瓜子试试,结果第二天就排出来两条蛔虫,原来南瓜子富含葫芦素,能直接杀死肠道寄生虫。
用法超简单:晒干的南瓜子仁捣碎,每天早晚各一勺,空腹蜂蜜水送服,连吃三天就能见效,不过要挑老南瓜的籽,嫩南瓜子没药效,现在超市卖的南瓜籽罐头可不行,必须自己炒制晒干才行。
【雷丸:山林里的神秘杀手】 武当山采药的老师傅说过,雷丸是驱虫界的"秘密武器",这种长在竹林下的菌类,看起来像灰白的小地雷(雷丸之名由此而来),它能分解出蛋白酶,专门溶解寄生虫的外壳。
新鲜雷丸直接磨粉冲水喝,但腥味太重,通常药房会制成膏剂,每天两次抹在馒头片上吞服,需要注意的是雷丸药性猛烈,孕妇绝对不能碰,老人小孩也要减量使用。
【鹤草芽:野菜也有大作用】 春天去郊外挖野菜时,注意识别鹤草芽,这种蔷薇科植物的嫩芽,含有鹤草酚能快速麻痹绦虫,记得采顶端3厘米的嫩芽,开水焯过后凉拌食用,早上空腹吃一次,中午再加强巩固,下午就会看到"成果"。
不过要特别注意,鹤草芽必须当天采摘当天吃,放久了有效成分会挥发,而且只能对付绦虫,对蛔虫效果不明显,辨别时要看叶背面有白色绒毛,茎部有明显膨大的才是正宗鹤草。
说了这么多中药驱虫法,可不是让大家完全替代医院治疗,如果孩子出现消瘦、磨牙、脸上白斑这些典型症状,还是要先去医院做粪便检查,中药驱虫适合轻度感染或预防保健,严重情况还是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
最后教大家个判断方法:吃完中药后,如果大便里看到活虫子说明药效不够;要是虫体蜷缩发白,恭喜你选对药物了!你家有没有用过这些天然驱虫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