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陪老妈去中药房抓药,发现老师傅抓药时总要把药材摊在手心端详半天,我好奇地问:"您这是在相面呢?"老师傅笑着解释:"中药讲究'以形补形',看形状能辨药性,这可是几千年传下来的本事。"没想到这看似普通的药材外形里,竟藏着这么多门道!
根茎类中药:藏在地下的"人参精" 在中药柜最显眼的位置,总能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根茎,老药师说这类药材就像"人参精",长得越像人形越金贵,比如野山参要选"五形俱全"的——芦头细长像天线,肩部宽展如披风,腿脚分明带须纹,去年我在东北药市见过支带"珍珠疙瘩"的参须,老板开价八千块,说是能治虚劳咳嗽。
不过别被外形骗了!有些商贩会把园参压模成野山参形状,真野山参主根上有螺旋纹,像树皮开裂的自然纹理,而园参表面光滑,纹路规整得像流水线产品,老辈人说"宁要丑参一颗,不要假参一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果实种子类:植物的"宝宝仓库" 走进中药房就像进了百宝阁,枸杞圆溜如红宝石,杏仁尖翘似小船,最有趣的当属"急性子",这味药其实是凤仙花的种子,外壳鼓着气包,轻轻一按就"啪"地炸开,活像微型手榴弹,老中医说这种"脾气急"的特性正好用来治疗闭经肿块。
买枸杞时要注意,宁夏正宗枸杞两头略尖,中间鼓起像腰果,染过色的枸杞颜色发亮,蒂处泛白,去年我在早市买过袋"特级枸杞",泡水后水变红,商家说"好药才出色",后来才知道那是硫磺熏过的假货。
花叶类中药:会开花的"天然药片" 金银花要选"金花银蕊"的,花朵未全开时采收最有效,菊花以杭菊为上品,花瓣肥厚像汤勺,泡开后朵朵完整,最有意思的当属"旋覆花",这花谢了会自己把花瓣卷成小筒,像收伞似的,老中医说它专治嗳气反胃。
不过有些花药容易掺假,前阵子网上热卖的"藏红花",很多是用玉米须染色冒充的,真藏红花三线合一——柱头顶端膨大,下有不包壳的小花,浸水后水呈金黄色但水面不留色素,记住这个特征,买药时掏出手机灯光照照就现原形。
树皮类中药:树木的"防护铠甲" 陈皮不是橘子皮那么简单,新会产的广陈皮表面有"猪鬃纹",油室像星星点点的金粉,杜仲要选"铜皮铁骨"的,折断时白丝多如棉絮,最神奇的当属"肉桂",刮去外层灰褐色树皮,内层紫红色油润发亮,闻着有甜甜的香气。
去年帮邻居鉴定"十年陈皮",表面泛白霜确实像真的,但掰开发现内层发黑,原来用工业碱处理过,真正的陈皮年份越久越轻,拿在手里像羽毛,泡水后皮会自动翻卷。
动物类中药:仿生学的奇迹 在中药材里,动物药最考验眼力,正品鹿茸蜡片半透明,断面蜂窝眼细密如绸,海马要选"马头蛇尾"的,背部棱棘明显,最绝的是蝉蜕,空壳完整带金线,头部那双"假眼睛"其实是通气孔。
不过现在动物药造假升级了,某次见到"血竭"颜色鲜红诱人,老药师用铁器划拉几下,真货会留下红痕,假货立刻现出松香本色,记住口诀:"犀角称陀螺,牛黄挂甲衣",关键看纹理走向是否符合生物生长规律。
矿物类中药:大地的结晶宝藏 别看矿物药都是石头,形状学问更大,石膏要选"雪花锭",断面晶莹如冰裂纹,朱砂以"镜面砂"为佳,光滑似镀了层红釉,最特别的当属"云母",薄片透光能看到分层彩虹,老中医说这特性正对心悸失眠。
前年在古玩市场见过"千年太岁",卖家吹嘘能延年益寿,仔细看那团胶质物表面布满褶皱,却没有年轮特征,真正的矿物药都有特定晶型,像磁石要有吸铁特性,自然铜必带立方体解理。
特殊形态:中药里的"异形记" 有些药材形状自带传奇。"石斛夜光丸"用的铁皮石斛,茎节短粗像米粒。"冬虫夏草"更是奇妙,虫体僵直如卧蚕,头部的子座像插着金簪,最逗的是"八月札",这味药是木通的果实,长得跟微型香蕉似的。
不过千万别被外表迷惑,某次见网友晒"野生天麻",个头比土豆还大,老药师说真天麻表面有"鹦鹉嘴"和"肚脐眼",煮透后半透明带黄芯,那些雪白漂亮的大多是红薯粉做的假貨。
辨形防骗:老药师的火眼金睛 在中药房浸淫多年,总结出几条看家本领:根茎类看须,人参须顺滑如发丝;果实类看蒂,山楂蒂脱落则变质;花类看蕊,菊花舌状花要完整;树皮看纹,桂皮"零三花"(三个眼睛)是真章。
上个月帮亲戚验药,发现"制何首乌"黑得发亮,老药师说真品断面有"云锦纹",像大理石花纹,那些漆黑油亮的都是用黑豆汁煮过的,不仅无效还伤肝,好中药从不争艳,自然本色最珍贵。
走过这么多中药房,越发觉得古人智慧惊人,他们观察万物形态,把花草虫鱼都变成治病良方,下次抓药时不妨多看看药材长相,说不定能读懂它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