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必吃的5种中药,错过再等一年!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四月初的倒春寒刚过,老街坊王婶就端着保温盒来敲门:"姑娘,艾草青团蒸好了,趁热吃!"掀开盖子,清香混着糯米香扑面而来,这才惊觉街角中药铺的玻璃罐里,茯苓、陈皮这些宝贝都换上了春天的新装,要说这四月天最该琢磨的养生经,还得从老祖宗留下的时令药食里找门道。

清明前后的养肝秘籍

谷雨时节在公园遛弯,总能看到白发族举着蒲公英捣鼓茶壶,别笑,这可不是瞎折腾——中医讲究"春对应肝",四月正是养护肝脏的黄金期,药房抓药的刘师傅教我认新鲜枸杞叶,翠绿的叶子还带着晨露:"焯水拌豆腐,清火明目比吃药管用。"说着往我包里塞了包菊花晶,叮嘱用80度水泡才不伤脾胃。

前阵子加班熬出黑眼圈,同事推荐了个土方子:决明子炒熟磨粉,早晚冲水喝,试了两周,便秘毛病竟顺带治好了,不过中医院张大夫提醒,体寒的人要搭着生姜煮,就像给凉茶穿了件外套,现在办公室抽屉常备陈皮洛神花茶,酸甜滋味里藏着疏肝理气的大智慧。

被菜市场忽略的药膳高手

上周去早市买香椿,发现隔壁摊位摆着紫苏嫩芽,卖菜阿姨神秘兮兮地说:"这是炖鱼的宝贝,还能治咳嗽。"回家查资料才知,紫苏叶煮水加红糖,对付风寒感冒确实灵验,更妙的是邻居教的偏方:苏子籽炒熟研末,拌蜂蜜含服,慢性咽炎患者亲测有效。

菜场转角那家南北货店,老板常年备着新会陈皮,有次见他拿陈皮炖老鸭,砂锅里飘出的果香让人走不动道,后来才知道,四年以上的陈皮才算"老伙计",炖肉煲汤能化痰湿,配普洱更是绝配,现在我家冰箱冷藏格里,总腌着半罐话梅陈皮,嘴馋时就拿出来嚼两片。

花间采得的养颜秘方

公司楼下绿化带的槐花开了,保洁阿姨拿着长杆摘花芯,跟着学了手手艺,洗净拌面粉蒸糕,清甜软糯堪比米其林三星,查古籍才懂,槐花性凉能凉血止血,难怪古代妃嫔用它敷脸祛痘,不过新鲜槐花不好保存,药房买的干品泡茶倒是方便,配上几颗胖大海,教师职业病都缓解不少。

最近迷上收集玫瑰糖酱,清晨去花市守着花农剪下头茬玫瑰花,按照老辈人说的古法,一层花瓣一层冰糖腌满陶罐,等到端午就能冲水喝,这种自制的玫瑰露不仅调经养颜,冰镇后兑雪碧更是消暑神器,只是要小心市面上染色劣货,真材实料的玫瑰糖浆滴在纸巾上不会晕染。

厨房里的中药百宝箱

我妈总笑话我花大价钱买石斛,却不知道菜市场的鲜铁皮石斛才是行家之选,清明那周遇上农户摆摊,20块钱买了把带鞘的鲜条,切段炖老鸭,汤色泛着淡金色,喝完当天嗓子就不痒了,现在每周煨汤必放黄芪当归,中药材区的老板都认得我这个常客。

上个月整理药箱翻出包过期五指毛桃,差点扔掉被奶奶拦下:"这可是粤式靓汤的灵魂!"按她教的法子,配猪骨、玉米慢炖两小时,汤浓似牛奶,祛湿效果堪比抽湿机,现在每逢回南天,我家餐桌准出现这道"除湿汤",连挑剔的小孩都抢着喝。

站在阳台晾晒茉莉花时突然明白,古人说的"不时不食"真是养生至理,四月的中药不在药房柜台,藏在菜场吆喝声里,躲在街边野花丛中,等着有心人采摘时光馈赠的良方,下次路过中药店,不妨问问掌柜当季该吃什么草,毕竟老祖宗的日历可比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