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夫,我这嗓子疼得咽口水都难,您快给瞅瞅!"村口诊所里,李大姐捂着脖子直皱眉,老中医张大夫捻着胡须,从药柜抓出一把灰白色草根:"去后院挖三棵白毛根,洗净捣汁兑蜂蜜,喝两次准好。"这幕场景在江南山村常见,当地人管这种草叫"白毛藤",学名叫白英,可别小看这山沟里的野草,人家可是正儿八经载入《中华本草》的中药材。
山间白毛根的前世今生 白毛根是茄科植物白英的干燥根茎,这植物在南方山野随处可见,清明前后,懂行的村民会背着竹篓进山,专挑那些根粗须多的植株,采回来的鲜根要趁太阳毒的时候切片晒干,有经验的老药农能从断面判断年份——三年以上的老根药效最佳,切开时能看见密集的年轮纹,凑近闻还有股淡淡的青草香。
老祖宗留下的救命仙草 村里八十岁的王奶奶常说:"当年闹饥荒,发烧咳嗽都是嚼白毛根熬过来的。"这话不假,《中草药大典》记载其性寒味苦,归肝胃经,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邻村刘师傅去年被毒蛇咬伤,就是用鲜白毛根捣烂敷伤口,配合内服煎剂,三天就消了肿,最神奇的是治疗带状疱疹,新鲜叶片捣碎外敷,止痛效果比某些西药还快。
厨房里的养生秘方 别以为白毛根只能治病,咱们日常食疗也常用,梅雨季节湿气重,我妈总爱用20克干根煮鲫鱼汤,奶白色的鱼汤飘着几根白绒毛,喝上一碗全身舒坦,办公室久坐的白领可以试试白毛根菊花茶,各取5克沸水冲泡,既能明目又能消水肿,最近网上流行的"轻断食汤",其实就是白毛根配冬瓜海带,刮油水效果一流。
这些坑千万别踩 虽说是好东西,但乱吃要不得,前年镇医院收了个腹泻病人,自己连着喝了五天白毛根水,结果脾胃虚寒住进了院,记住三个禁忌:经期女性不能碰,孕妇绝对要远离,体质偏寒的要慎用,熬药时也有讲究,陶瓷锅或不锈钢锅才行,铁锅煮会破坏药性,加冰糖不如配红枣中和寒性。
现代研究的新发现 省城药科大学的研究发现,白毛根含有β-苦茄碱、薯蓣皂苷等活性成分,特别是对抗呼吸道炎症效果显著,去年疫情时,不少中成药配方里就有它的身影,现在城里人流行阳台种草药,白毛根算是新手友好型,随便找个花盆,剪段枝条插土里,浇透水三天就活,比绿萝还好养。
鉴别窍门要记牢 市场上掺假的不少,教大家几个辨别方法:正宗的白毛根表面有细密白绒毛,断面呈黄白色带筋脉,闻着有股类似薄荷的清凉味,要是碰到颜色发黑、绒毛脱落的,准是陈年旧货,建议去正规药店购买,注意查看GMP认证标志,散装草药要警惕硫磺熏过的。
储存有道寿命长 干货保存要放在阴凉通风处,最好用棉纸包着搁在陶罐里,南方潮湿地区记得放包干燥剂,每隔半月拿出来晾晒半天,新鲜采挖的短期用不完,可以洗净焯水后冷冻,这样药效流失少,有个土方法挺管用:在存放的布袋里丢几瓣大蒜,能防虫蛀。
如今城里人讲究养生,白毛根茶成了新宠,但老张大夫总念叨:"是药三分毒,养生要讲平衡。"这山野馈赠的宝贝,用好了是宝,用错了反倒伤身,下次遇见新鲜的白毛根,不妨洗几根凉拌着吃,那略带苦涩的清香,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