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中药可能悄悄伤了你的心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听说有些中药伤心脏,到底哪些要当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关乎健康的话题,作为研究中医药多年的从业者,我发现很多街坊都在用中药调理身体,但有些看似平常的药材,吃错了反而可能给心脏添负担。

藏在厨房里的"隐形杀手" 前阵子张阿姨拿着儿子寄来的野生菌来问我能不能吃,这让我想起去年急诊科接诊的病例,那位大叔自己采了附子炖羊肉,结果出现心慌、手抖的症状,其实附子本身有温阳作用,但未经炮制的生附子含有乌头碱,直接煮汤就像在喝"毒药鸡汤"。

不只是野生菌,很多家庭主妇爱用的川乌、草乌也要特别注意,这些药材常被用来泡制药酒,但2019年国家药监局就通报过自制药酒引发中毒的案例,它们含有的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就像潜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稍不留神就会引发心律失常。

美容院里的"美丽陷阱" 上周去美容院做背部护理,发现很多养生项目都打着"中药油"的旗号,殊不知某些宣称能"通经活络"的精油里,可能偷偷加了薄荷脑、樟脑这类成分,这些挥发油看似清凉舒爽,但对敏感人群来说,大面积使用可能刺激心脏受体,导致心跳加速。

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减肥茶包里的"神秘配方",前年有个姑娘喝了网购的瘦身茶后心悸住院,送检发现里面竟掺着麻黄,这种会兴奋交感神经的药材,就像给心脏打了"鸡血",长期饮用无异于慢性自杀。

药店柜台的"温柔一刀" 很多人不知道,药店里常见的中成药也有讲究,像复方丹参滴丸虽然是心血管常用药,但长期超量服用可能引起胃部不适,间接影响心脏功能,去年邻居王叔把丹参当保健品天天泡水喝,结果查出凝血功能异常,这就是典型的"过犹不及"。

还有些中老年朋友喜欢自制"养生茶",把三七、红花、藏红花随手搭配,这些活血化瘀的药材好比"双刃剑",用对了能疏通血管,用错了反而加重出血风险,特别是装了支架的患者,更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老中医都不会碰的禁忌组合 真正的中医开方讲究"君臣佐使",但市面上某些保健品却暗藏危险,比如某款号称"补气安神"的口服液,配料表里同时出现了人参和西洋参,这两种参类叠加使用,对高血压患者就像在心脏上"踩油门"。

更可怕的是某些偏方里的"毒物组合",前几年网上流传的"风湿秘方",把雷公藤和断肠草混用,结果导致多起中毒事件,这些含强心苷成分的药材,稍有不慎就会让心脏停摆。

护心小贴士 说了这么多吓人的案例,其实只要记住三个原则就能安心:第一,别拿药材当食材,不明来源的野味药材坚决不吃;第二,认准正规渠道购买炮制过的饮片,那些带着原始皮壳的生药材要格外小心;第三,正在吃降压药、抗凝药的朋友,用中药前一定要咨询医师。

最后教大家个简单判断法:如果某种药材需要特殊熬制方法(比如要先煎半小时),或者说明书上写着"孕妇禁用",这类多半含有刺激性成分,心脏只有拳头大小,却是人体的"发动机",用药时千万要谨慎再谨慎,毕竟治病是为了救命,而不是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