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总看见有人晒动物内脏美食,评论区老有人说"吃这些不怕胆固醇?",其实啊,咱们老祖宗早就把这些"边角料"玩出花来了!在中药房里,鸡内金、猪肚条、羊肝片这些看着不起眼的食材,摇身一变成了治病救人的良药,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藏在菜场里的中药宝藏,保准让你大开眼界!
【千年传承的食疗智慧】 要说动物内脏入药,那可是刻在中国人DNA里的记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专门开过"兽部"篇章,光是各种动物内脏的药用价值就写了十几页,比如鸡胗里面的金色薄膜叫鸡内金,古人发现这层膜特别擅长对付积食,连皇宫里的御医都会给皇子们备着,现在去中药店抓药,老药师还会叮嘱:"鸡内金要选公鸡的,母鸡肉厚膜薄效果差"。
【厨房里的中药铺】
-
鸡内金:这个金黄色的小膜可是消食界的扛把子!记得小时候吃撑了,奶奶就会把鸡胗撕开晒干,用擀面杖碾成粉末,一勺下去,肚子立马咕噜咕噜叫,现在才知道,这层膜含有胃激素和消化酶,比健胃消食片还天然,不过要提醒一句,孕妇可千万别碰,这玩意儿活血太猛。
-
猪肚条:广东人煲汤爱放白胡椒炖猪肚,这可不是瞎折腾,中医说猪肚"以形补形",专治脾胃虚寒,记得去年我连续加班胃疼,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炒焦的猪肚丝,现在家里冰箱常备着些,炒菜炖汤随手丢几片,比保健品实在多了。
-
羊肝片:夜盲症患者都知道吃羊肝补维生素A,但你不知道的是,这还是治疗贫血的土方子,老家亲戚有个小孩面色发黄,每月吃两次菠菜炒羊肝,半年下来脸蛋红扑扑的,不过现在超市买的羊肝要注意,有些打了药水的得用清水泡三天才敢吃。
【现代人的养生新姿势】 别以为这些偏方土,现在中医院都在搞创新,前阵子看报道,某中医药大学研发了鸡内金咀嚼片,做成糖果样子,小孩子积食不用灌苦药了,还有把猪肚黏膜提取液做成胃病喷雾,急性胃炎发作时往嘴里喷两下,比吃药快多了。
不过要提醒大家,这些"药材"讲究可多了,比如鸭胗子性寒,炖汤必须加姜片;牛肚要选前胃那截,后面几节根本没药效,最逗的是鱼鳔,以前当垃圾,现在晒干叫花胶,孕妈吃着补胶原蛋白,价格比黄金还贵!
【小心别踩这些坑】 虽然都是家常食材,但乱吃可能适得其反,就像鹅肝虽然补血,但脂肪肝患者越吃越糟;狗鞭酒壮阳,高血压喝了怕是要进医院,建议大伙别自己瞎琢磨,要看中医辨证,我邻居王叔听信偏方,天天吃卤煮动物下水"补肾",结果尿酸飙到600多,痛风发作路都走不了。
现在知道为啥中药店门口总挂着"遵医嘱"的牌子了吧?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背后都是老祖宗试错千百次的经验,下次再看到菜场卖动物内脏的,可别嫌弃人家"脏",这可是流动的中药铺子!不过该洗该焯的步骤千万别省,毕竟现在养殖动物和野生的药效还是差挺多,安全第一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