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邻居王婶来我家串门,看见我正在晒山楂片,突然拍着大腿说:"哎呀这不就是我以前总吃的山果子吗?前几年胃疼得整宿睡不着,大夫让我把这东西炒黄了泡水喝,没想到真把老毛病给治好了!"
要说这中药里头带酸味的籽,最有名的当属山楂,您可别小看这红彤彤的果子,它可是调理肠胃的"千年老中医",记得小时候在姥姥家,每逢过年大鱼大肉吃多了,老人总会端出一碟糖霜山楂球,说是"刮油丸子",现在想想,这酸酸甜甜的味道里还真藏着养胃的大智慧。
【老祖宗留下的养胃密码】 山楂作为药食同源的典范,早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餐后嚼二三枚绝佳。"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吃完饭觉得撑得慌,含两粒山楂在嘴里慢慢嚼,比健胃消食片还管用,不过要说清楚,这里说的可不是街边糖葫芦那种冰糖裹山楂,入药的讲究可多着呢。
【藏在厨房里的养胃方】 我认识位陈年老胃病患者老张,以前喝酒喝出了胃溃疡,西药吃了整整三年都没断根,后来他听老中医的话,每天用焦山楂配陈皮煮水喝,具体做法是:把鲜山楂去核切片,用铁锅小火慢炒到表面焦褐色,放凉后和陈皮一起煮沸,这焦化过程既能去掉生山楂的猛酸,又能激发出特殊的药香,老张坚持喝了两个月,现在都能吃半碗米饭了。
【这些坑千万别踩】 虽说山楂是好东西,但乱吃反而伤身,去年我们小区刘老师空腹吃了两斤糖葫芦,结果半夜急诊送医院——胃酸过多的人可经不起这么折腾,还有准妈妈们要注意,山楂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期千万碰不得,最保险的方法是把炒过的山楂5克、炒麦芽10克、红糖少许,用保温杯焖泡当茶饮,这才是老中医传授的正宗养胃喝法。
【中药铺里的养生智慧】 除了直接吃果肉,山楂核其实也是宝贝,老药工都知道,把山楂核捣碎敷在肚脐上,能缓解寒湿引起的胃痛,去年冬天我受凉闹肚子,就是把炒热的山楂核装进布袋温敷,没吃药就好了大半,不过现在药店卖的山楂制品五花八门,建议大家认准"道地药材"标志,山西产的绛县山楂药用价值最高。
最近我发现个新吃法:把炒山楂、山药片、鸡内金磨成细粉,每天早上用温水冲一勺,隔壁单元赵阿姨试了三个月,原本不敢多吃的粽子现在都能尝半个了,不过要提醒大家,任何养生方法都要持之以恒,毕竟胃病不是三天两天作出来的,调养也得有耐心。
对了,如果您家里有鲜山楂,不妨试试这个保存窍门:用纸巾包紧每个果子,装进保鲜袋排空空气,搁冰箱冷冻层能存半年,随吃随取特别方便,冻过的山楂做成果酱还能抹面包,酸酸甜甜的比市售果酱健康多了,这不起眼的小红果,可真是咱们老百姓的护胃天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