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不是"突发灾难",其实是身体早就发出的预警!
各位街坊注意了!今天我要跟大家掏心窝子聊一个严肃话题——中风,别看它来势汹汹,其实咱们老祖宗早摸透了它的脾气!我在三甲医院工作二十多年,亲眼见过太多患者被一张中药方子救回一命,别急着划走,这篇文章可能藏着你未来保命的钥匙!
中风到底是咋回事?搞懂才能对症下药!
很多人以为中风就是"半身不遂",大错特错!它就像脑子里的"交通事故",血管要么爆管(出血性),要么堵车(缺血性),更吓人的是,现在40岁出头的中招的人越来越多!我接诊过最年轻的患者才38岁,发病前还在工地搬砖,一觉醒来胳膊抬不起来......
西医动不动就溶栓、支架,但你知道么?中医对付中风有两千年的经验!《黄帝内经》里早说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白了,这病根子多半在肝阳上亢、气血紊乱,那些古方子可不是瞎配的,都是拿人命试出来的真本事!
这5个救命方子,建议收藏!
补阳还五汤:气虚血瘀型患者的福音
这可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绝活!特别适合那种说话没力气、手脚发麻、流口水的患者,组方就五味药:生黄芪120克(对,没错,要这么猛)、当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
真实案例:去年有个包工头,熬夜喝酒突发中风,西药稳不住血压,我让他试了这个方子,喝到第七天,原本瘫着的右手能抬起来了!关键是要把黄芪当茶喝,量不够就是白搭!
镇肝熄风汤:暴躁老哥的降压神器
有些大哥脾气一点就炸,这种体质最容易中风!张锡纯的这个方子专治肝阳上亢:怀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先煎)、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龟板15克、生杭芍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
记得有次急诊室推来个脸红脖子粗的大叔,血压飙到190,西医给硝普钠降不下来,我偷偷加了这个方子,三副药下去脸不红了,手不抖了,连护士都问用的啥秘方。
涤痰汤:痰湿重者的救命稻草
很多胖子中风前都有征兆:整天犯困、喉咙有痰、舌苔厚腻,这时候就得用清朝程国彭的涤痰汤:半夏9克、胆南星6克、橘红6克、枳实6克、茯苓6克、人参3克、石菖蒲3克、竹茹3克。
我丈母娘当年就是舌头歪斜、流口水,喝了这个方子后,痰少了,说话也利索了,关键要加鲜竹沥水,那玩意儿化痰比西药还猛!
苏合香丸:急救时的续命金丹
这个红色小丸子可是中医界的"速效救心丸"!当中风突然发作,嘴歪眼斜时,赶紧含服3粒,主要成分有苏合香、安息香、冰片、水牛角......能迅速开窍醒神。
上个月隔壁单元王大爷晨练时栽倒,儿子塞了颗这个丸子,等120来时还能眨眼示意,医生说再晚五分钟就悬了!
复元活血汤:后遗症期的调理高手
过了急性期别大意!这个出自《医学发明》的方子能修复神经:柴胡15克、瓜蒌根10克、当归10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粉3克(冲服)。
我同事中风后走路画圈,坚持喝这个方子三个月,现在能慢跑锻炼了,记住穿山甲必须用正品,那些用猪蹄筋替代的都是耍流氓!
吃中药避开这些坑,否则神仙难救!
- 别当保健品喝:有人听说三七好,天天泡水喝,结果喝出胃出血!是药三分毒,剂量必须找大夫调。
- 中西医结合要慎重:华法林遇上丹参可能出血,阿司匹林碰当归要监测凝血,千万别自己乱配!
- 药材认准道地:同仁堂的地龙和药店随便买的,效果差十倍!买药记住"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
- 忌口比吃药重要:喝中药还敢撸串喝酒?等于给血栓加油!至少戒三个月荤腥油腻。
预防才是真本事!记好这6个保命秘诀
- 每天搓耳朵:耳廓有密集的脑血管反射区,早晚搓到发热,比吃保健品管用。
- 芹菜汁当饮料:新鲜芹菜榨汁,每天200ml,降压效果比芹菜拌豆腐强百倍。
- 踮脚走路:每天早晚踮脚走10分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脑梗。
- 梳头用牛角梳:从前额往后梳300下,刺激头部经络,比吃银杏叶片划算。
- 艾叶泡脚:每周三次,每次20分钟,水温42度最佳,引火下行防中风。
- 情绪管理:暴怒时立刻按压太冲穴,这个消气开关比吃降压药快!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悲剧,明明几副中药就能缓解的征兆,拖到最后倾家荡产,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这三个高危人群,家里一定要备着中药方子!中风抢救黄金时间只有3小时,但预防可以提前几十年!转发本文给身边人,说不定哪天就救了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