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感觉胸口闷得像压了块石头,上楼喘半天,晚上睡觉还冒冷汗..."昨天隔壁张阿姨来我家串门,一把辛酸泪地吐槽自己的心慌毛病,这让我想起爷爷常说的"心阳不足"之症,也连带着想起他调配过的振心阳中药方子。
心阳是身体的"小火炉" 老辈人常说"心主神明",其实心脏就像人体的小太阳,心阳足的人手脚温暖、面色红润,而心阳亏虚就会像手机电量不足——整个人蔫蔫的没精神,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严重时还会胸闷刺痛,我在医院陪护外婆时,亲眼见过心阳虚的病人连说话都费劲,嘴唇发紫像冻过似的。
振心阳中药不是"万能钥匙" 前阵子网上疯传某中成药包治心脏问题,结果害得刘叔乱吃药吃出了新毛病,其实振心阳中药讲究辨证施治,主要针对这几类人:
- 爬楼梯喘到不行的中老年
- 熬夜后心跳像打鼓的年轻人
- 经期怕冷手脚冰凉的姑娘
- 病后体虚容易惊悸的患者
揭开祖传药方的神秘面纱 爷爷留下的手抄本里,振心阳基础方只有五味药:
- 红参片:东北老参农直供的五年参,切片后含嘴里能回甘
- 桂枝尖:必须用春天刚发芽的嫩枝,煎药时满屋清香
- 炙甘草:蜜炙过的甘草片焦香味浓,能调和诸药
- 麦冬肉:选杭州笕桥的肥厚麦冬,撕开能拉丝
- 茯苓块:云南深山挖的白茯苓,煮出来像琥珀一样透亮
亲身经历的用药故事 去年冬天我爸总说胸口发凉,我偷偷把他保温杯里的枸杞换成振心阳药茶,刚开始他嫌味道苦,后来喝习惯了反而上瘾,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看电视总蜷缩在被窝里,现在敢光脚穿拖鞋在家晃悠了,不过要提醒的是,这药方不适合舌苔黄腻、经常口腔溃疡的湿热体质,就像火锅底料不能往凉茶里加。
现代人的新式用法 现在中医院把振心阳做成了便携药丸,我朋友小林出差随身带,他说有次在高原反应心慌,含着药丸慢慢嚼居然缓过来了,不过医生叮嘱不能长期吃,就像充电宝用完要及时拔掉,否则会产生依赖。
搭配食疗效果翻倍 单靠吃药总归治标不治本,我奶奶就爱用振心阳药渣炖鸡汤,上周她给楼下王大爷送了一罐,老头喝完直夸"比人参汤还鲜",其实在家也能自己做:
- 早晨用黄芪水冲服药丸
- 下午喝陈皮山楂茶消食
- 晚上泡脚加艾叶生姜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爷爷的话:"心阳要养不要补",那些动辄花大价钱买进口保健品的,不如学学古人晒背养阳的方法,毕竟真正的养生,藏在一日三餐的烟火气里,融在细水长流的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