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性状大全学,从入门到精通的实用指南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老话说"药材好,药才好",这话一点不假,前年我跟着老中医学认药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中药材性状里藏着多少门道,今天咱们就唠唠怎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里的"望",把中药材的脾气摸得透透的。

看颜色辨深浅 中药材的颜色可不是简单的红黄蓝绿,野山参表皮黄棕色带点灰,像沾了层松香;园参则白净得发亮,这就是人工种植和野生的区别,再比如黄连,正宗的应该是"鸡爪黄",要是发黑发暗,八成是受潮发霉了,最有意思的当属红花,好的藏红花泡水后水变金黄,假货泡出的就是淡红色。

摸质地知优劣 老药工常说"手是第二眼睛",虫草捏着要有弹性,一掐就断的是陈货;阿胶块敲着脆响,软趴趴的肯定掺了杂胶,我见过最绝的是试石斛,真品嚼着粘牙但不沾牙,劣质品就像嚼塑料片,还有艾叶,好艾绒搓起来细腻柔软,掺了蒿草的扎手得很。

闻气味分真假 中药的气味学问更大,当归该有股甜腥味,要是闻到酸味就是变质;薄荷一定要清凉透鼻,发闷的就是陈货,去年收药材时遇到批假沉香,外表油黑漂亮,烧起来全是刺鼻烟味,真沉香却是幽幽的蜜香,现在有些不良商家往枸杞里喷糖水,闻着齁甜,其实正常枸杞应该是淡淡的草木香。

尝滋味识真假 别小看这招,老师傅们经常偷舔手指试药,牛黄入口先苦后回甘,假的只有死苦;三七粉苦中带甜,掺了土豆粉的就没那个余味,最逗的是试蜂蜜,真蜜滴在纸上不会洇开,假蜜立马晕成一大片,不过要注意,有些有毒药材千万别乱尝,比如生半夏就得小心。

观断面晓玄机 当归断面应该有棕色油点,像星星点点的小眼睛;黄芪掰开是金黄菊花心,要是发灰就是霉变了,我收过次品血竭,表面红艳艳,断面却像烂木头,真品该是石榴籽样的分层,现在市面上很多切片药材,看断面纹理比看外表更准,比如川芎的"蝴蝶片",造假都造不出那层叠纹。

辨形态识特征 冬虫夏草要选"草头"短的,超过虫体长度多半动了手脚;茯苓块越大越值钱,但太规则的反而可能是模型压制的,前阵子见到假海马,染色染得太均匀,真海马腹部肯定是白色的,最明显的是鹿茸,真品茸毛细软,骨化严重的都是陈年旧货。

识杂质知好坏 好药材应该干净利索,我见过蒲公英里掺树叶,金银花里混树枝,甚至三七里裹泥巴,现在有些商家玩新花样,给枸杞染色素,给党参喷糖浆,记住优质药材通常杂质少于3%,摸起来不粘手,晒得干透才经放。

看产地辨真伪 同样是芍药,杭白芍粉性足,川白芍味道烈;甘草数内蒙古的最好,山西货就差个档次,去年收到批假西洋参,标签写着美国威斯康辛,结果切开全是白芯,正宗的应该有菊花纹,买药材记得看"身份证",正规厂家都会标产地和采收季节。

试水火验真身 老法子最灵验,藏红花丢水里,真品会沉底且水变金黄;假的飘在水面上,海金沙火烧应该爆跳如劈啪,要是哑火就是掺了砂子,我试过把熊胆粉撒在炭火上,真货立即起泡融化,假货直接烧黑了。

存药材有讲究 最后说说保存,虫草要密封冷藏,人参得用石灰埋着,我见过有人把麝香放冰箱,结果全毁了香味,其实中药材存放大有学问,该通风的要透气,该避光的要装罐,最忌潮湿生虫,好药材三分买七分存,存好了药效才能保住。

掌握这些诀窍,逛药材市场就像带着放大镜,不过要提醒新手朋友,有些贵重药材最好去正规药店买,别贪便宜吃大亏,现在造假技术越来越高明,但只要记住"性状不合常理必为假"的原则,多数时候还是能守住钱包不被坑,毕竟咱们学中药材性状,既要保护消费者权益,更是传承老祖宗留下的辨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