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身边不少朋友都开始抱怨嗓子疼、喉咙干痒,一查才知道是咽炎又犯了,老张跑去医院开了几盒抗生素,隔壁王姐却泡起了胖大海,到底咽炎该吃西药还是中药?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事儿。
咽炎是个啥?先搞明白再吃药
咽炎说白了就是喉咙发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咽炎多半是感冒、上火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的,嗓子突然疼得厉害,可能还发烧,慢性咽炎就比较磨人了,总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卡着,干痒、咳嗽,早上刷牙还恶心,很多人一犯病就慌了,西药怕有副作用,中药又怕见效慢,到底该怎么选?
西药治咽炎:快刀斩乱麻还是治标不治本?
去医院看咽炎,医生开的西药一般分两类:抗生素和消炎药,比如阿莫西林、头孢这些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性的或者慢性咽炎,抗生素其实没用,吃多了还容易产生耐药性,以后真感染了反而没效果。
再说消炎药,像蒲地蓝、蓝芩口服液这类中成药其实也属于西药范畴,主要作用是消肿止痛,还有含片,比如华素片、西瓜霜,含在嘴里凉凉的确实能缓解疼痛,但顶多管几个小时,我朋友小李上次急性咽炎,医生开了三天抗生素,吃完确实好得快,但他说胃里烧得慌,后来才知道抗生素刺激肠胃。
总结西药的优势:见效快,适合急性发作,尤其是细菌感染明确的情况,但缺点也明显:治标不治本,长期用可能有副作用,慢性咽炎吃西药基本等于"挠痒痒"。
中药治咽炎:慢工出细活还是玄学养生?
中医把咽炎叫"喉痹",讲究辨证施治,常见的分型有:
- 肺热型:嗓子红肿、咳黄痰,常用金银花、连翘;
- 阴虚型:喉咙干痒、晚上加重,多用麦冬、百合;
- 痰湿型:总觉得喉咙有痰,会开陈皮、茯苓。
我同事张姐是慢性咽炎,喝了两个月中药,现在每天保温杯里泡着石斛、罗汉果,她说中药是慢慢调,但确实不像以前那么容易复发了,不过中药也有坑,比如有人迷信偏方,喝生鸡蛋冲香油,结果拉肚子进医院。
中药的优势:调理体质,减少复发,副作用相对小,但缺点也很明显:见效慢,煎药麻烦,遇到不靠谱的中医可能白花钱。
中西结合: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说实话,单独拎出西药或中药都有局限性,现在很多医生提倡"中西医结合",
- 急性期用西药压住症状:比如细菌感染时吃抗生素,喉咙肿得说不出话就含片+雾化;
- 缓解期用中药巩固:等症状减轻后,喝中药茶或者膏方修复黏膜,调节免疫力;
- 日常保养靠食疗:比如雪梨炖川贝、银耳莲子羹,比吃药更舒服。
我自己试过一个法子:急性发作时吃3天头孢+蓝芩口服液,同时用淡盐水漱口,等嗓子不疼了就开始喝麦冬乌梅茶,坚持一个月,居然没复发,当然每个人体质不同,最好别瞎试。
避坑指南:咽炎患者千万别踩这些雷
- 滥用抗生素:一嗓子疼就吃阿莫西林,细菌耐药了下次真感染可就麻烦了;
- 猛灌凉茶:广东人爱喝癍痧凉茶,但脾胃虚的人越喝越寒,咽炎反而加重;
- 信网购买神药:某宝上"咽炎断根秘方"多是加了大量激素,吃多了小心依赖;
- 忽视环境因素:天天抽烟喝酒、熬夜喊麦,吃仙丹都没用。
终极建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急性咽炎(疼得受不了/发烧):优先看医生,该吃抗生素就吃,别硬扛;
- 慢性咽炎(反复干痒/异物感):试试中药调理+改变生活习惯;
- 不确定自己啥情况:先做血常规,白细胞高再考虑抗生素,不高就喝菊花茶。
最后说句大实话:咽炎三分治七分养,与其纠结选中药还是西药,不如少熬夜、戒烟酒、戴口罩,这才是最省钱的"灵药",毕竟喉咙是自己的,折腾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