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练拳别瞎补!中药调理才是真功夫

一归堂 2025-05-06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最近小区里不少家长流行送孩子去练拳击,说是强身健体,可我发现个怪现象——有的娃练完拳三天两头喊累,有的动不动就感冒发烧,还有的说膝盖疼,隔壁王姐天天给儿子炖排骨汤,结果孩子越喝越胖,拳套都勒出红印子了,其实啊,小孩练拳是好事,但调理身子这事真不能瞎折腾,咱们老祖宗的中药匣子里才藏着真学问。

小孩练拳为啥容易"虚"?

去年暑假我跟体校教练老张蹭课时,发现个小细节:同样打半小时沙袋,有的孩子满头汗但眼神亮,有的却像霜打的茄子,老中医爷爷跟我说:"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剧烈运动就像小马拉大车。"这话一点不假,有个学自由搏击的小学生,每天加练一小时,结果半年流了三次鼻血,这就是典型的气火过旺,血热妄行。

现在家长普遍懂营养,蛋白粉、维生素轮着上,可孩子该虚还是虚,就像我表弟家闺女,练女子拳击前胸贴后背,饭量还没我家猫吃得多,西医查不出毛病,老中医搭脉一看:"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原来这丫头爱吃冰淇淋配炸鸡,把中焦堵得死死的。

中药调理的三大绝招

  1. 固本培元:打好气血基础
    我认识的一位省级散打队医,随身带着黄芪建中汤的配方,他说运动员集训期喝这个,既能补中益气,又能防着凉腹泻,普通孩子练拳不妨试试山药粥,选铁棍山药切段煮烂,加一把炒谷芽,既养脾胃又助消化,比蛋白粉温和多了。

  2. 筋骨养护:防暗伤于未然
    上个月跆拳道馆的小冠军突然蹲下就站不起来,西医拍片啥毛病没有,老中医让他泡艾叶花椒水,一周后活蹦乱跳,这让我想起《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里说的"瘀血不散则骨难接",其实小孩子跌打损伤后,用红花艾草煮水泡手脚,比贴膏药管用十倍。

  3. 节气调养:顺天时而养身
    清明那周,我发现拳馆里请假的孩子特别多,问了才知道都是半夜咳嗽,这时候就得请三伏贴出场了,用白芥子、细辛调姜汁贴肺俞穴,赶在三伏天把寒气拔出来,就像给自行车链条擦油,时节到了不做保养,秋冬准闹毛病。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前几年流行给孩子喝"养生茶",结果有个初一男生天天喝枸杞菊花茶,练拳时眼前发黑晕在拳台上,后来才明白,枸杞虽好但性温,青少年阳气旺,喝多了就像柴火堆浇油,还有家长听说田七长高,给孩子磨粉吃,殊不知田七活血,没医生指导反而影响骨骼发育。

最离谱的是学巴西柔术那家,听网友说阿胶糕补血,给孩子当零食吃,半个月后孩子嘴角冒痘,嗓子肿得说不出话——阿胶滋腻碍胃,小孩本身积食都没消,这不是火上浇油么?

聪明家长这样做

我同事张哥深谙此道,他儿子学泰拳三年,每周三是雷打不动的药膳日,春天用荠菜豆腐羹清肝火,夏天煮荷叶冬瓜水祛暑湿,秋天炖雪梨川贝汤润肺燥,冬天熬当归生姜羊肉汤暖下焦,有次孩子比赛前失眠,他用酸枣仁百合小米粥代替安眠药,第二天小伙子上场生龙活虎。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现成的中成药,但千万别当糖果吃,上次见个妈妈给女儿喂藿香正气水防中暑,结果孩子练拳时恶心呕吐——这药含酒精,空腹服用刺激肠胃,实在拿不准,就去中医院开个"膏方",早晚一勺温水化开,既不耽误训练又悄悄补足元气。

看着拳馆里越来越多的小学员,真心希望家长们记住:练拳是锻金,中药是淬火,与其盲目跟风买进口补剂,不如周末带孩子去中药材市场认认当归黄芪,讲讲华佗五禽戏的故事,毕竟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可比网红保健品实在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