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君讲透中药鉴定学,手捏鼻闻辨真伪的中医福尔摩斯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这味当归切片边缘发白,肯定是用硫磺熏过的!"在张贵君的中药鉴定课上,总能看见他像老中医把脉似的捻起药材,鼻子凑近轻嗅两下,就能道出药材的前世今生,这位干了四十年中药材鉴定的"老药匠",如今是中医药大学的镇校之宝,学生们都喊他"药材活字典"。

从药农儿子到鉴定权威的逆袭路 张贵君的故事得从皖南山区说起,上世纪七十年代,16岁的他跟着赤脚医生父亲进山采药,背着竹篓钻荆棘丛,手指被草药汁染得黢黑,有次差点把断肠草当金银花采了,幸亏老药师及时叫停,这次"鬼门关"经历,让他立誓要练就火眼金睛。

那时候没有精密仪器,老师傅们教他"五看"绝技:看外形、看色泽、看纹理、看断面、看气味,为练手感,他每天闭眼摸三百种药材标本,摸到手指起茧流血也不歇,有次摸到片假虫草,表面光溜缺少裙边,他脱口而出"塑料压模的",把制假贩子惊得目瞪口呆。

中药鉴定的"望闻问切"之道 在张贵君的工作室里,泡着黄连的水能养金鱼,这是检验是否硫熏的土法子,他总说:"好药材该苦的苦,该香的香,掺假的就像化妆的姑娘,近看全是破绽。"有回电视台暗访,他抓起嘉宾带来的"野山参",掰开主根露出白色形成层:"这是园参嫁接的,野生的须子带螺旋纹!"

最绝的是他自创的"三搓两捏法":人参搓后表皮不掉粉才是好货,红花捏着染红手指才算正宗,去年某药店送来"羚羊角",他往水里一放——沉底的是真角,飘起来的是明胶灌的假货,这种接地气的鉴定术,让倒卖假药的药贩见了他就躲。

守不住传统技艺就是丢国宝 现在带学生,张贵君总爱讲二十年前的事,有批川芎味道发甜,他尝出不对劲,追到产地发现药农偷偷喷甜味剂。"老祖宗用嘴尝药性,现在有些人用舌头骗人!"他带着学生跑遍四大药都,教他们认安徽亳州的芍药花单层,辨河南禹州金银花的绒毛密度。

最让他痛心的是年轻药师"机器依赖症",有次实验室测出合格甘草,他拿起来嚼了嚼:"酸!肯定是提取过的残渣!"原来过度萃取后的药渣虽然成分达标,但早已失去本该有的回甘,他现在到处喊话:"仪器数据会骗人,但舌头鼻子不会!"

让中药鉴定走进直播间 没想到张教授也赶时髦玩直播,镜头前他铺块蓝布,摆上真假三七对比:"真的敲着脆,假的闷声;真的断面像巧克力,假的像面粉团。"有回拆穿某网红卖的"野生灵芝",举着放大镜说:"背面没孢子粉,分明是树舌真菌!"

粉丝们最爱看他现场"破案",有次接到网友寄来的"冬虫夏草",他泡水后虫体脱壳,笑着摇头:"蛹虫草冒充的,正经虫草泡三天都不脱壳!"现在他的短视频账号涨粉百万,评论区天天有人求"鉴宝"。

在这个造假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张贵君像个坚守城门的老将,他说这双手摸过三十万种药材,就算蒙着眼也能闻出药香里的真假,每当看见年轻人认真记下"丹参表面要紫红带白点""茯苓块煮水要起絮状"这些口诀,他就放心地眯起眼——中药鉴定的绝活,终究是传下去了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