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别慌!中药这样调,月经或能回来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2 0
A⁺AA⁻

姐妹们,今天咱们聊点“女人味”的话题——闭经,很多姑娘一听说“闭经”就慌了,觉得是不是身体出了大问题?别急,中医调理闭经还真有一套!作为研究中医多年的自媒体人,我亲眼见过不少姐妹通过中药调理重新找回“大姨妈”,今天就跟大家唠唠,中药治闭经到底靠不靠谱,以及哪些方法能帮你把月经“哄”回来。

闭经到底是咋回事?

闭经说白了就是月经停了,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是从来没来过月经(这得赶紧去医院),继发性是本来好好的突然停了3个月以上,中医不叫“闭经”,管这叫“经闭”或“不月”,老祖宗认为,月经跟身体的“气血”“肝肾”关系最铁,气血足、肝肾好,月经才能乖乖报到。

西医看闭经可能查激素、卵巢、子宫,中医则更关注你整个人的状态:最近熬夜多不多?压力大不大?手脚凉不凉?爱发脾气吗?这些都可能影响月经,中医眼里没有“一模一样”的闭经,每个人的调理方案都得量身定制。

中药治闭经,牛在哪儿?

为啥越来越多人盯上中药调理?原因很简单:它不瞎折腾

  1. 副作用小:激素药吃多了怕发胖、长痘,中药讲究“润物细无声”,慢慢调体质。
  2. 治根儿:比如你是因为熬夜伤气血导致闭经,中药一边调经,一边帮你补气血,相当于“标本兼治”。
  3. 因人而异:同样是闭经,有人是气血亏,有人是肝郁,药方完全不同,这才是中医的精髓。

举个栗子:我认识的一位姐姐,因为减肥节食搞垮了脾胃,闭经半年,西医说雌激素低,让她吃补佳乐,她不敢吃,转投中医,喝了两个月八珍汤加减方,月经居然回来了!关键是脸色从蜡黄变得红润,连脱发都好了。

中医眼中的闭经类型,你是哪一种?

中医把闭经分成好几类,对号入座才能找准调理方向:

气血虚弱型
症状:月经量少逐渐停经,头晕乏力,脸色苍白,舌苔淡。
调理重点:补气养血。
经典方: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这方子堪称“妇科万能汤”,专治气血两虚,如果嫌煎药麻烦,中成药“八珍颗粒”也能顶一阵。

肝肾不足型
症状: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夜尿多,舌红少苔。
调理重点:滋补肝肾。
经典方:归肾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当归、枸杞、杜仲、菟丝子),这方子就像给肝肾“充电”,尤其适合熬夜透支的姐妹。

气滞血瘀型
症状:小腹胀痛,胸胁闷,舌头有瘀斑,痛经史。
调理重点:活血化瘀。
经典方:少腹逐瘀汤(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这方子专治“堵”,好比给子宫做个“疏通手术”。

痰湿阻滞型
症状:体型胖,胸闷恶心,白带多,舌苔厚腻。
调理重点:化痰祛湿。
经典方:苍附导痰丸(苍术、香附、陈皮、茯苓、半夏、胆南星、枳壳、生姜),这类姐妹千万别瞎吃补药,越补越堵!

中成药调理闭经,选对才有效

很多姐妹懒得熬药,总问:“有没有现成的中成药?”当然有!但记住,中成药也得辨证吃,瞎吃可能适得其反。

  • 气血虚:乌鸡白凤丸(老字号,但更适合气血虚+肾虚的混合型)、阿胶糕(自己煮更放心,市面上很多加防腐剂)。
  • 肝郁气滞:逍遥丸(疏肝必备,脾气暴躁、胸胀的姐妹必备)、加味逍遥丸(比逍遥丸多丹皮、栀子,适合爱上火的人)。
  • 血瘀:益母草颗粒(便宜又猛,但只能短期吃,长期喝伤正气)。

划重点:中成药只是“应急”,想根治还得找中医开方子!我自己就遇到过姑娘,闭经后自己吃乌鸡白凤丸,结果越吃越胖,原来她是痰湿体质,补过头了……

日常调理:做好这几点,月经自己回来

光吃药不够,生活习惯才是根基!以下几招看似普通,坚持下来真有用:

  1. 戒冷饮!戒熬夜!
    冷饮伤脾胃,熬夜耗气血,这俩习惯直接把你往“闭经俱乐部”里推,夏天再热,也尽量喝常温水;晚上11点前睡觉,肝脏才能好好排毒。

  2. 多吃“女娲石”
    黑色食物补肾,比如黑豆、黑米、黑芝麻,我常推荐的食疗方:黑豆炖猪蹄(黑豆+猪蹄+枸杞+姜片),每周吃一次,补血效果杠杠的!

  3. 动起来,别瘫着!
    瑜伽、八段锦、慢跑都行,哪怕每天快走30分钟,气血活了,月经才愿意来。

  4. 情绪管理
    焦虑、压力大会肝郁,肝郁了月经就容易乱,可以试试玫瑰花茶(5朵玫瑰+红枣3颗泡水),疏肝又养颜。

真实案例:她们是怎么调回来的?

案例1:90后宝妈小雅,生完孩子后月经量越来越少,最后直接没了,看了中医说是气血亏+肾虚,开了归肾丸+八珍汤交替喝,配合艾灸关元穴,半年后来报喜:不仅月经回归,连产后脱发都好了!

案例2:大学生莉莉,节食减肥瘦了20斤,结果闭经4个月,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让她停减肥药,喝健脾养胃的四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