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荐的5种补肺中药,秋冬养肺必备!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最近天气转凉,身边咳嗽的朋友多了起来,大家总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这话一点不假,特别是现在空气质量差,雾霾天多,再加上换季温差大,很多人总觉得喉咙干痒、胸口闷闷的,其实都是肺在"求救",今天给大家整理了老中医都认可的5种补肺中药,跟着调理准没错!

百合:润肺界的"温柔刀" 说起补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百合,这白白胖胖的小家伙看着普通,却是药食同源的宝贝,记得去年邻居王阿姨总咳黄痰,老中医开了个方子,里面就有百合配枇杷叶,她说每天煮水喝一周,嗓子眼就像抹了层蜂蜜似的舒服。

百合最拿手的是对付"燥咳",像秋天干燥引起的干咳无痰,或是熬夜后的咽喉肿痛,用它炖雪梨特别管用,我试过加冰糖蒸着吃,软糯清甜,比吃药片强多了,不过要注意,百合偏凉性,要是风寒感冒流清鼻涕那种,就得搭配陈皮中和寒性。

银耳:穷人的燕窝不是白叫的 以前总觉得银耳只能煲糖水,后来才知道它可是正经的"润肺圣品",中医书上说它能"强精补肾、滋阴润肺",特别适合长期抽烟的老烟民,我爸以前总咳黑痰,自从我妈每周给他炖三次银耳莲子羹,现在爬楼梯都不喘了。

有个小窍门:银耳一定要炖出胶质才有效,我通常用电饭锅预约,晚上丢进去,早上起来就是黏糊糊的胶原蛋白汤,加点枸杞红枣,比奶茶店的甜品健康百倍,不过湿气重的人要少吃,免得肚子胀气。

黄芪:给肺气不足者的"充电宝" 很多上班族总喊累,动不动心慌气短,其实可能是肺气虚,这时候就得请黄芪出马了,这味金黄的药材看着普通,却是补气的扛把子,我同事林哥以前爬三楼都喘,坚持喝了两个月黄芪粥,现在晨跑五公里都不带喘粗气的。

黄芪最适合气短懒言、容易感冒的人,泡水喝最方便,但别用开水直接泡,要先煮10分钟才能析出有效成分,要是容易上火的体质,可以搭配麦冬一起煮,既能补气又不燥热,不过孕妇和高血压患者要慎用哦。

麦冬:专治"火烧肺"的灭火队长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一到冬天就嘴巴鼻子冒火?这时候就得靠麦冬来救场了,这味草本植物长得像韭菜根,却是去心火、润肺阴的高手,我奶奶每年都存着麦冬,咳嗽带血丝的时候,用它煮水喝两天就好。

麦冬特别适合教师、主播这类用嗓过度的人群,我记得有个网红主播分享过,每天含两粒麦冬在嘴里,慢慢嚼碎,连着吃半个月,直播时嗓子都不会哑,不过它性微寒,脾胃虚寒的人建议搭配太子参一起用。

沙参:对抗雾霾的天然净化器 这两年空气质量差,沙参成了我家药箱常备,这种带着点点甜味的药材,能化解呼吸道的"浊气",上次雾霾红色预警,我赶紧翻出老中医开的方子,用南北沙参各15克煮水,全家人喝了三天,果然没再咳嗽。

沙参分南沙参和北沙参,南沙参更适合日常保健,北沙参药效更强些,我最喜欢用它炖鸡汤,放几颗红枣,汤头清甜还能补气血,不过正在腹泻的人要避开,它润肠通便的效果挺明显。

日常护肺小贴士 光吃药还不够,养护习惯更重要,建议大家:

  1. 每天早上9点前开窗通风(这时空气污染较轻)
  2. 随身带个小喷壶装生理盐水,鼻塞时喷两下
  3. 学腹式呼吸法: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瘪肚子
  4. 每周吃两次白色食物(莲藕、山药、白萝卜)

最后提醒大家,中药调理讲究对症,如果咳嗽超过两周不好,或者痰里有血丝,千万别硬扛,赶紧去医院拍CT,毕竟咱们说的是养生保健,真生病还是得听医生的!你们平时有没有用过这些中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哦~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