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开启"蒸笼模式",后台好多朋友问:"有没有天然又有效的消暑方法?"今天要说的这味中药,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天然空调"——川香薷,别看它名字带着"川"字,其实在全国各地的中药房都能找到,价格亲民却能解决大问题。
藏在山野里的祛暑高手
川香薷在当地叫"土藿香",和大名鼎鼎的广藿香算是"亲戚",这种唇形科植物喜欢扎堆生长在四川、云南的溪边草丛,每年夏秋两季最精神,懂行的采药人专挑带着花穗的嫩枝入药,这时候挥发油含量最高,药效也最好。
老中医常说"香薷乃夏月麻黄",这话不假,去年邻居张叔顶着40度高温修空调,回来就头晕恶心,抓了一把香薷煮水,趁热喝下立马发汗退烧,这味药特别擅长把闷在体内的暑湿像拧毛巾一样"挤"出来。
从头疼脑热到空调病都管用
前几天闺蜜家宝宝半夜着凉,喷嚏连天还怕冷,我赶紧给她支招:香薷5克配生姜3片煮水,少量多次喂,果然第二天小家伙又能活蹦乱跳了,这种外感风寒夹湿的情况,正是香薷的拿手好戏。
现在人整天待在空调房,寒气裹着湿气往骨头里钻,上周我自己也觉得脖子僵硬、胃口差,泡了杯香薷茶(香薷+陈皮+山楂),喝完打嗝连连,当天晚上就睡了个好觉,办公室久坐族不妨备点香薷饮当日常保健茶。
厨房里的中药魔法
四川老家每到三伏天,家家户户都会熬"香薷冬瓜汤",整根香薷绑成捆,和排骨、冬瓜慢炖,那股特殊的香气渗进汤里,喝着既解暑又不伤胃,记得要后下,煮超过20分钟挥发油就跑光了。
最近流行的"中式酸梅汤"其实也暗藏玄机,很多老方子里都加了香薷,自己在家可以做改良版:乌梅8颗+香薷3克+洛神花2朵,煮好放冰箱,比冰饮料健康多了,但孕妇和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喝,毕竟人家是"发汗猛将"。
这些坑千万别踩
别看香薷好脾气,乱用也会出问题,去年有个小伙子拿它当减肥茶天天喝,结果拉肚子拉到脱水,这药性偏辛温,阴虚火旺、爱出鼻血的人要绕道走,最保险的方法是找中医把脉,搭配其他药材中和药性。
市面上有些不良商家用劣质香薷掺假,教大家个鉴别窍门:正宗川香薷茎是方形带紫晕,揉碎后香气浓烈持久,叶子对生像羽毛,买回家记得密封冷藏,不然香气跑光就没疗效了。
这几天菜市场居然看到有卖新鲜香薷的,1块钱一大把,掐几枝插在花瓶里,既能当绿植观赏,随手揪两片泡茶还能祛暑,这性价比简直无敌,这个夏天别再只盯着藿香正气水了,试试这味千年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