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九龙根别名九牛造,深山里的跌打损伤神药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6 0
A⁺AA⁻

咱们山里人家总有些祖传的宝贝,今天要说的这味中药九龙根,土话叫"九牛造",光听名字就透着股子野劲儿,老一辈采药人常说:"九牛造,九牛造,九头牛都拽不断的根",说的就是它扎根石缝的顽强劲儿,这种藏在南方山林里的藤本植物,可是治疗跌打损伤的民间秘方,今天就带大伙儿好好唠唠这个宝贝疙瘩。

九牛造的来历大有讲究

九龙根的学名叫龙须藤,属于防己科植物,主要长在浙江、福建、广东这些湿热地带的深山里,为啥叫"九牛造"?村里八十岁的王药师说过个典故:古时候有樵夫摔断腿,用这草根煮水敷了三天就能拄拐,力气大得九头牛都拉不住他走路,这才有了"九牛造"的浑号,别看名字糙,却是实打实的骨伤科圣手。

山民们的救命稻草

在我们浙南山区,谁家没备过九牛造?前年隔壁陈叔砍树时被砸了背,疼得直抽凉气,他媳妇赶紧从房梁上取下晒干的九龙根,剁成小段加白酒炖上,才喝两天汤药,外敷的根泥,原本肿得发紫的后背居然消了下去,这玩意儿最绝的是既能消肿止痛,又能疏通经络,比城里买的云南白药还管用。

城里人不知道的妙用

别看九牛造长得歪七扭八,学问可大了,新鲜根茎捣烂兑黄酒,专治闪腰岔气;晒干切片泡高度酒,对付风湿关节痛有奇效,最绝的是配伍方法:配上五加皮能强筋骨,搭着接骨木能续筋接骨,要是再加点红花,那就是活血化瘀的黄金组合,不过可得记住,孕妇碰不得这药,量多了还容易上火。

辨别真假有门道

市面上冒充九牛造的不少,正宗的根表皮泛黄褐色,掰开断面能看到菊花纹似的放射状纹理,闻着有股淡淡的草腥气,嚼起来先苦后麻,要是买到雪白色的根,八成是拿红薯根染的假货,老药农教了个窍门:真九牛造丢水缸里会沉底,假的准飘起来。

现代研究的意外发现

省中医院的教授带着学生来做实验,发现九牛造含有生物碱和皂苷成分,特别是那个什么"龙藤素",消炎镇痛效果比阿司匹林还猛,不过咱山里人还是信老法子,清明前后挖的春根药性最足,冬至采的冬根最适合泡药酒。

那些年的救命故事

张家阿婆摔盆骨那会儿,医院说要换关节,她愣是喝了三个月的九龙根炖猪蹄汤,现在还能蹲着择菜,李师傅工地上被钢筋砸了脚,工友直接嚼碎九牛造叶子给他敷上,半小时后就敢慢慢挪步,这些事儿在山里传了一代又一代,比广告可信多了。

使用禁忌要记牢

虽说九牛造是好东西,但也不是神仙药,阴虚火旺的人吃了嗓子冒烟,高血压患者碰了血压飙升,最要紧是不能久煎,大火熬过十分钟药性就挥发了,一般骨折初期用新鲜根捣敷,恢复期改用晒干的煎水喝,这讲究可都是用人肉试出来的。

食疗偏方大公开

最常见的是九龙根炖乌鸡,整只鸡切块焯水,加上20克切片的根,丢进陶罐煨两个小时,这汤专治腰肌劳损,连喝七天见效,要是碰上痛风发作,抓一把根加薏米煮粥,当天止痛不是吹牛,不过体热的人记得放几片生姜中和寒性。

如今山上的九牛造越来越稀罕,但山民们 still 保持着端午采药的传统,这味在《本草纲目》里都不起眼的草药,却实实在在守护了几代人的筋骨,下次您要是爬山崴了脚,不妨找找山路边缠着青藤的石头缝——说不定九牛造正在那里等着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