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张大妈总捂着胸口咳嗽,一问才知道是老毛病慢性支气管炎又犯了,这病就像块牛皮糖,稍不留神就缠上身,西药吃多了怕伤肝,雾化做得人烦躁,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这种慢性病可有一套,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怎么用中药慢慢养好这口"气象预报器"。
【先搞明白为啥会咳个不停】 老话说"肺为娇脏",这支气管就像肺的防护林带,长期抽烟、雾霾侵袭、反复感冒都会让这片防护林受损,中医看这类病人,多半属于肺气虚、痰湿重的类型,稍微受点凉就像触发开关似的咳个不停,那些黄脓痰是身体在报警——湿热瘀滞在肺里了。
【千年古方现在依然管用】
-
止嗽散加减方 这个出自《医学心悟》的方子堪称止咳经典,就像给呼吸道做大扫除,基础方是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配上甘草调和,痰多加冬瓜仁,气虚加党参,遇到黄痰就加鱼腥草,很多患者反馈,喝上一周喉咙里的痰就像融化的冰激凌,慢慢排干净了。
-
玉屏风散打底 黄芪、白术、防风这三味药组成的屏障,特别适合动不动就感冒的反复发作型,就像给呼吸道穿件隐形防护服,坚持喝两个月,换季时鼻子不再像警报器,有个快递小哥每天骑车风吹日晒,喝了三个月后说今年冬天终于不用揣着纸巾到处跑了。
【药食同源的智慧调理】
-
百合杏仁粥 早上煮粥时抓一把干百合(鲜百合更好),丢十颗苦杏仁进去,这组合能润肺得像春雨,特别适合干咳无痰的朋友,注意杏仁要打碎,不然容易呛气管。
-
川贝炖雪梨 选皮糙肉厚的雪花梨,挖空心塞3克川贝粉,隔水蒸半小时,这甜汤既能当零食又能治病,小孩老人都爱喝,不过寒性体质的人要加两片生姜平衡。
-
陈皮茯苓茶 广东新会的老陈皮配上云南茯苓,煮水代茶饮,这俩搭档就像肺部清洁工,特别针对痰多粘稠的情况,有位老师长年吸烟导致的慢支,喝了半年后痰从沥青色变成清鼻涕状。
【跟着节气来调养】 春天最怕花粉刺激,出门戴口罩,回家喝金银花薄荷茶;夏天空调房备件薄外套,别让寒气从毛孔钻进去;秋天最要紧是润燥,银耳莲子羹天天见;冬天三九天贴敷穴位,就像给呼吸道做冬泳锻炼。
【特别注意这些坑】 × 盲目进补:人参鹿茸反而可能助火生痰 × 停药太快:中药讲究循序渐进,至少喝满三个月疗程 × 忽略忌口:海鲜羊肉辛辣烟酒,发作期千万别碰 √ 配合呼吸操: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每天练三次 √ 睡前泡脚:艾叶+生姜煮水,暖脚又暖肺
隔壁王叔用了这套法子,去年住院三次,今年清明扫墓爬山坡都没喘,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这些方子最好让中医师把过脉再调整,毕竟中药讲究一人一方,就像给肺部做私人定制的保养方案,记住调理是个慢功夫,耐心比药效更重要,坚持下去才能告别"咳咳咳"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