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和别慌张!老中医教你用这几味中药调出好气色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6 0
A⁺AA⁻

最近总感觉身体不对劲?明明没熬夜却整天犯困,冬天还没到就手脚冰凉,照镜子发现脸色发黄还长斑...这些小毛病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大问题,其实啊,咱们老祖宗早就看透了,这些都是"气血不和"在作怪!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中药界的"调和大师",让你从内到外焕然一新。

先搞懂啥叫"气血不和" 很多姐妹以为气血不和就是贫血,其实完全两码事!简单来说就像河道堵了(气滞),河水就会泛滥成灾(血瘀);反过来水流不畅(血虚),河床又会干裂(气弱),这两种情况都可能让你:

  • 早上起床像灌了铅似的累
  • 姨妈期疼得直冒冷汗
  • 头发一把把掉,皮肤暗沉粗糙
  • 动不动就心慌胸闷
  • 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

中医调理的独门绝技 西医看体检单正常就让你回家,中医却能通过望闻问切揪出问题,比如同样手脚冰凉,有人是气滞血瘀,有人是阳虚血少,老中医就像福尔摩斯一样断案,这才是真·个性化定制。

五大黄金药方收藏好

  1. 八珍汤——气血双补"十全大补丸" 这个方子厉害了!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双倍快乐,特别适合加班狗、产后妈妈这类气血两虚的人,煮汤时加2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配上当归、川芎各6克,一周喝三次,连喝一个月,你会发现爬楼梯不喘了,指甲上的月牙都回来了。

  2. 四物汤——妇科圣方升级版 熟地12克、当归9克、白芍6克、川芎3克,这比例记好了!痛经姐妹经期前喝三天,血块会明显减少,现在还有改良版,加黄芪补气,加益母草活血,堪称"东方巧克力",味道微苦回甘。

  3. 归脾汤——心脾同补失眠救星 经常半夜惊醒?白天忘性大?这是心血不足在报警,拿龙眼肉当零食吃,配合黄芪15克、酸枣仁10克煮水,坚持两周,不仅能睡香香,连指甲上的竖棱都会变平滑。

  4. 逍遥散——肝郁气滞终结者 工作压力大的姐妹看过来!柴胡9克、白芍6克、当归3克,再加点玫瑰花蕾,每天当茶饮,特别神奇的是,喝段时间后会发现乳房胀痛缓解了,情绪也不容易崩了。

  5. 阿胶糕——懒人补血神器 东阿阿胶打成粉,混着核桃、黑芝麻、红枣熬成膏方,每天早晚一勺,三个月下来最明显的就是头发乌黑有光泽,蹲下再站起来眼前不会发黑了。

中成药选择有门道 • 补中益气丸:适合说话有气无力、内脏下垂的姐妹 • 人参养荣丸:瘦弱怕冷、月经量少的首选 • 血府逐瘀胶囊:舌质紫暗、固定位置刺痛必备 • 乌鸡白凤丸:更年期潮热、腰膝酸软就靠它

调养误区千万别踩 × 盲目跟风喝网红四物汤 √ 找中医辨清体质再下药 × 把阿胶当糖果天天吃 √ 脾胃虚弱要先用陈皮砂仁开胃 × 月经期胡乱进补 √ 经前补、经后调才是正解

生活调理三大法宝

  1. 食补胜药补: • 黄色食物入脾(南瓜、小米) • 红色食物养心(红豆、枸杞) • 黑色食物补肾(黑豆、黑木耳) 每天抓一小把桂圆红枣泡水,比奶茶健康多了。

  2. 动则生阳: • 早晨搓耳廓3分钟升阳气 • 傍晚散步甩手操通经络 • 每周两次八段锦打通任督二脉

  3. 情绪管理: 备个檀木梳每天梳头100下,肝经通畅心情就好,晚上泡脚时加点艾叶,边泡边深呼吸,比吃安眠药管用。

真实案例分享 闺蜜小雅去年备孕失败,西医检查没问题但就是怀不上,后来老中医说她舌苔淡白、脉细弱,典型的气血不足,按疗程喝了两个月的八珍汤加减方,配合艾灸关元穴,现在不仅顺利怀孕,连多年的便秘都好了。

记住啦,中药调理就像小火慢炖汤,急不得躁不得,给自己三个月时间,当你某天突然发现镜子里肤色透亮、体力倍增,就会明白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有多珍贵,不过还是要提醒一句,抓药前一定要找靠谱中医把脉,毕竟每个人体质都是独一无二的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