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根皮"到底是啥?很多人叫错名字!
最近总听老中医提起"棒根皮",一开始还以为是某种树根的名字,后来查资料才发现,这竟是一味被《本草纲目》记录过的中草药!它的学名其实叫椿皮,是香椿树的根皮或树皮,不过民间常叫它"棒根皮",可能是因为香椿树的树干笔直如棒而得名吧。
这味药在北方农村可不少见,老一辈人常说:"香椿全身都是宝,叶子能吃,树皮入药。"但年轻人估计都没听过它的药用价值,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藏在乡野间的中药宝藏。
从"柴火料"到宫廷御药的逆袭史
别看现在药店里难觅踪影,棒根皮在古代可是正儿八经的"官药",据《唐本草》记载,唐朝时就有人用它治疗痢疾,到了清朝,太医们还把它配进妇科方子里,说是能调理"妇人带下"。
小时候在老家,常见村民把剥下来的香椿皮晒干当柴烧,谁能想到这些被当作燃料的树皮,早在千年前就躺在太医院的药匣子里?这大概就是"高手在民间"的最好诠释了。
棒根皮的三大绝活,现代人用得到!
-
肠道清道夫
村里老人常说"拉肚子吃香椿皮",真不是瞎扯,这玩意儿含有特殊鞣质,对付腹泻比黄连素还管用,记得去年我吃坏肚子,老中医开了个土方子:3克棒根皮煮水,喝下去当天就见效。 -
妇科调理师
《本草拾遗》里写着它能治"赤白带下",现在有些中成药里还悄悄加着这味药,专门对付反复发作的妇科炎症,不过孕妇可得小心,这药有活血成分。 -
皮肤止痒神器
春天柳絮过敏时,我妈总捣鼓棒根皮煮水擦身子,她说这是祖传的土法子,比皮炎平还管用,后来我查资料发现,里面含的苦楝素确实有杀菌止痒的作用。
这些使用禁忌,千万别踩坑!
别看棒根皮好处多,用错了也出事,前几年邻村有个大妈听说能治风湿,直接拿新鲜树皮泡酒喝,结果半夜送急诊——生棒根皮含有亚硝酸盐,必须炮制后才能用。
还有人以为它是"万能解毒剂",见天泡茶喝,结果喝出便秘才后悔,老中医提醒:这药性偏寒,脾胃虚寒的人喝了等于雪上加霜。
最保险的用法是入汤剂,一般医生开方不会超过5克,自己在家折腾的话,建议先咨询中医师,别拿身体开玩笑。
现代研究发现的新本事
别以为老祖宗的东西过时了,现代医学反而验证了棒根皮的厉害,某中医药大学的研究显示,它含有的槲皮素能抑制肺癌细胞生长,虽然还在实验阶段,但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科幻片内味儿?
更接地气的是,现在有化妆品厂盯着它里的天然色素,据说能替代化学染料做口红,突然觉得手里啃的香椿芽莫名贵重了起来...
哪里找靠谱的棒根皮?
市面上90%的"香椿皮"其实是臭椿皮,两者药效差挺多,认准这几个特征:
- 外皮灰黄色带纵向裂纹
- 断面有白色胶丝(像蚕丝那种)
- 闻着有轻微清香,不带臭味
最好去正规药房买炮制过的饮片,实在没有就找懂行的山民收,路边随便捡的树皮可能喷过农药,别拿生命试毒。
那些年错过的香椿树
写完这篇文章,突然发现小区里那几棵香椿树成了宝贝疙瘩,想起小时候嫌剥树皮弄脏手,现在想来真是暴殄天物,不过友情提示:城市绿化树木喷过药剂,别为治病反倒中毒,得不偿失。
你们家乡有没有用棒根皮治病的偏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说不定你奶奶的秘方就是中医界的新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