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类中药有哪些?这20种常见药材你认识几个?

一归堂 2025-05-07 科普健康 1603 0
A⁺AA⁻

"全草类中药到底有哪些?"其实啊,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里,全草入药的宝贝多着呢!今天就带大家认认这些藏在田间地头的"绿色药房",看完保准你能在郊外遛弯时认出好几味药。

啥叫全草类中药? 所谓全草类中药,就是用植物全部地上部分入药的药材,这类药材有个共同特点——新鲜时直接采收,晒干后整株都能用,不像树皮、根茎类的药材要专门取特定部位,全草类药物讲究"原汁原味",连叶子上的露水都要保留药效,老中医常说:"一株草全身都是宝",这话真不假。

菜市场里常见的全草药

  1. 蒲公英(婆婆丁) 这个大家都熟!春天挖野菜时,很多人专挑带着白绒毛球的摘,其实它浑身是宝:叶子能清肝火,根部消乳腺结节,花朵还能治咽炎,不过要记住,开花后的蒲公英药效会打折,最好趁嫩采收。

  2. 鱼腥草(折耳根) 云贵川的朋友夏天爱凉拌着吃,殊不知它可是肺炎克星,白色汁液越浓效果越好,但第一次吃要谨慎,那股腥味不是人人都受得了,煮水喝对付感冒咳嗽特别灵,但胃寒的人要少碰。

  3. 薄荷(银丹草) 家养盆栽最常见的中药材,揪片叶子泡茶就能去暑气,油亮亮的叶片搓碎闻着提神,但孕妇要忌口,这玩意儿活血太猛,夏天被蚊子咬了,掐个叶子揉出汁涂涂,立马止痒。

田埂边的天然药库 4. 马齿苋(长寿菜) 这种趴在地上长的野草,可是肠道清洁工,焯水凉拌能治痢疾,捣烂敷脸祛痘,糖尿病人多吃还能降血糖,不过它性寒,拉肚子时千万别碰。

  1. 车前草(蛤蟆衣) 下雨天在路边成片生长,像迷你向日葵,整株熬水专治小便不利,痛风患者当茶喝特别好,但它的种子车前子才是正经药材,全草药用价值稍弱些。

  2. 紫花地丁(箭头草) 别看开着小蓝花挺漂亮,其实是消炎高手,被蜜蜂蛰了赶紧揪几棵捣烂敷上,肿包消得快,配金银花煎水喝,扁桃体发炎能救急。

中药房必备的全草药 7. 夏枯草(铁线夏枯) 名字听着就霸气,专治"上火"问题,眼睛红肿、甲状腺结节都找它,但得用冬至前的药材,过了时节药效就打折扣,煮水当茶喝记得加冰糖,不然太苦。

  1. 益母草(坤草) 妇科圣药可不是吹的,月经不调、产后瘀血都靠它调理,鲜草熬膏效果最好,但孕妇千万远离,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

  2. 灯心草(灯芯草) 长得像迷你麦穗,药店卖的都是扎成小把的,专治心烦失眠,拿三四根泡水喝,晚上睡踏实,不过它太寒凉,手脚冰凉的人要慎用。

山林里的隐世良药 10. 半边莲(急解索) 毒蛇咬伤的救命草,整株捣汁外敷能解毒,但此药大毒,必须炮制后才能内服,自己千万别乱试。

  1. 白花蛇舌草(龙舌草) 抗癌明星草,对抗肠癌、胃癌有奇效,新鲜的榨汁喝最见效,但味道苦涩得像苦瓜,得加点蜂蜜才喝得下去。

  2. 金钱草(过路黄) 叶子圆圆像铜钱,利尿排石一把好手,肾结石患者当茶喝,但长期服用伤正气,要搭配黄芪一起用。

厨房里的中药食材 13. 香菜(芫荽) 别说它是配料!整株入药能发汗透疹,小孩子出麻疹时煮水洗澡特管用,不过吃多了耗气血,每天别超过15克。

艾草(艾蒿) 端午挂门楣的习俗可不是摆设,叶子泡脚祛湿气,杆子灸穴位治宫寒,但新艾刺激性强,陈艾才适合做艾灸。

使用全草药的小窍门

  1. 采摘时机:多半要趁花未开时采收,像蒲公英开花后就老了
  2. 保存方法:阴干后密封防潮,否则容易发霉变质
  3. 煎煮技巧:鲜药洗净直接煮,干品要浸泡半小时再煎
  4. 搭配禁忌:寒性药别和柿子同吃,温补类避开空心菜

常见误区要避开 × 所有野草都能吃:夹竹桃、断肠草看着普通却剧毒 × 剂量越大越好:车前草过量会中毒,一天别超50克 × 所有人都能吃:孕妇要远离活血化瘀的益母草、马齿苋

下次去公园散步,可别再只顾看花赏景了,蹲下来仔细瞧瞧,说不定脚下踩着的就是价值连城的中草药,不过友情提醒:不认识的千万别乱采,误食毒草就麻烦了!真正要用还是去正规药店买,安全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