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身体中药大全|从气血双补到五脏调养,这些中药你得知道!

一归堂 2025-05-08 科普健康 1604 0
A⁺AA⁻

中医讲究“对症下药,辨证施治”,补身体可不是简单吃几味贵价药材就能搞定,今天咱们聊聊那些真正能补气血、调五脏的中药,从新手小白到养生达人都能看懂!

补气篇:气足人才精神

黄芪——补气界的“扛把子”
黄芪性味甘温,被称为“补气诸药之最”,熬夜后脸色蜡黄、爬楼梯喘半天?用黄芪煮水或炖汤,搭配红枣、枸杞,喝一周就能感觉底气足了,注意:感冒发烧时别碰,容易上火。

党参——平民版人参
怕吃人参上火?党参更温和!适合脾胃虚弱、食欲差的人,平时煲汤放几片(比如党参乌鸡汤),既能补气又能开胃。

白术——脾虚救星
拉肚子、水肿、四肢无力?大多是脾虚作祟,白术能健脾燥湿,搭配茯苓煮粥,对长期久坐、湿气重的人特别友好。

小贴士:补气别光靠吃药,每天快走10分钟比啥都强!


补血篇:告别脸色蜡黄

当归——妇科圣药
女人补血必提当归!痛经、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用当归泡水或炖羊肉(推荐当归生姜羊肉汤),暖身又活血,注意:孕妇忌用,月经量大的人少碰。

熟地黄——补肾养血
头发干枯、腰膝酸软?熟地黄能滋肾阴、补肝血,常和山药、山茱萸搭配,熬成粥或打粉冲服,特别适合熬夜秃头党。

阿胶——补血但有点“腻”
阿胶确实补血,但脾胃虚的人吃了容易消化不良,建议敲碎后用黄酒烊化,或者买阿胶糕(加核桃、芝麻那种),每天吃1-2块就够了。

划重点:补血前先看看舌头颜色,淡白舌才适合猛补,舌苔厚腻可能是湿气重,先祛湿!


滋阴篇:灭掉体内“火苗”

麦冬——心烦失眠克星
熬夜后嗓子干、心烦睡不好?麦冬泡水喝,能润肺清心,搭配西洋参(麦冬+西洋参+枸杞),对抗慢性疲劳超有效。

石斛——专治口干眼干
经常口渴、看手机眼干?石斛煮水或嚼着吃,滋阴生津一把好手,尤其适合抽烟喝酒、吃火锅烧烤多的人士。

玉竹——皮肤干燥救星
秋天皮肤起皮、便秘?玉竹炖肉或煮粥,润肺通便还能美白(中医说肺主皮毛嘛),和沙参搭配效果更好。


助阳篇:怕冷人士必备

肉苁蓉——温和不上火
怕冷、夜尿多、腰膝冷痛?肉苁蓉泡酒或炖羊肉,补肾阳但不燥烈,中老年人也能用,注意:高血压患者慎服!

巴戟天——关节酸痛找它
膝盖凉、风湿骨痛?巴戟天泡酒擦患处,或者和杜仲一起炖汤,对寒湿型关节问题有奇效。

鹿茸——土豪专属
真正的大补!但普通人吃半克就可能流鼻血,建议选鹿茸片泡酒(高度白酒闷一个月),每次喝5ml,冬天怕冷可以试试。


五脏调养:针对性进补

护肝——柴胡、决明子
熬夜伤肝不用慌,柴胡疏肝解郁,决明子清肝明目,两者煮水代茶,对付加班黑眼圈很灵。

养心——酸枣仁、柏子仁
睡不着觉?酸枣仁捣碎煮粥,柏子仁炖猪心,安神助眠杠杠的,比吃安眠药靠谱多了!

健脾——莲子、芡实
吃饭不香、大便稀溏?莲子煮饭,芡实煲汤,健脾胃还止泻,四神汤(茯苓+山药+莲子+芡实)更是经典方!


避坑指南:这些人不适合乱补!

  1. 湿热体质(舌苔黄腻、脸上长痘):先祛湿再进补,否则越补越糟!
  2. 阴虚火旺(口干舌红、盗汗):别瞎吃人参、肉桂,小心火上浇油!
  3. 大病初愈:急补容易虚不受补,从米汤、山药粥开始慢慢调。

最后唠叨一句

中药补身不是吃保健品,得先分清自己是气虚、血虚还是阴阳两虚,建议第一次吃前找中医把脉,别拿身体当试验田!平时饮食清淡、早睡早起,比吃多少补药都管

猜你喜欢

17782058171 29644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