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后台好多朋友留言说"又双叒叕拉肚子了",其实咱们老祖宗对付腹泻真有一手,今天就跟大家唠唠那些能止泻的中药宝贝,不过先说好,要是拉得脱水起不来床,赶紧去医院挂急诊啊!
为啥中药治拉肚子特别靠谱? 拉肚子在中医里叫"泄泻",老中医一看就知道是脾胃出问题了,不像西药直接给止泻药,中药讲究一边止泻一边调理,就像家里漏水,西医可能先用胶带封住,中医却要先把屋顶修好再补漏。
5种家常止泻中药大盘点
-
焦米水——厨房里的隐形药 把大米炒成焦黄色煮水喝,这招很多奶奶都会,炒过的大米变成活性炭,既能吸附肠道毒素,又能保护胃黏膜,记得要炒到微微发黑,像锅巴那种程度最管用。
-
艾叶+生姜——寒湿型腹泻克星 要是着凉后拉肚子,肚子咕噜响还怕冷,试试艾叶生姜水,鲜艾叶30克加几片姜,煮开后焖5分钟,艾叶驱寒,生姜暖胃,喝下去就像给肚子裹了层毛毯。
-
石榴皮煮水——专治"漏肠子" 小时候看姥姥用酸石榴皮煮水,说是能收敛止泻,现在知道这里面学问大了,石榴皮含有鞣酸,能让肠道减少分泌,不过要选成熟的甜石榴,青石榴反而容易涩肠。
-
山药莲子羹——慢性腹泻调理神器 有些朋友稍微吃凉就拉肚子,这是脾虚闹的,山药健脾,莲子固涩,两样打成糊早晚喝,我同事坚持喝了两个月,连痔疮都少犯了。
-
黄连素+木香——急性肠炎救星 突然上吐下泻还发烧,可能是细菌感染,黄连苦寒能杀菌,木香行气止痛,两者搭配就像肠道清洁工,不过这组合偏寒,喝完肚子咕噜叫别慌,喝点红糖水暖暖就行。
拉肚子期间的饮食禁忌 这时候千万别碰牛奶、豆浆这些难消化的,水果只能吃蒸苹果,我见过有人拉肚子还啃西瓜,那真是雪上加霜,最好喝米汤加点盐,既补水又养胃。
不同人群用药讲究
- 孕妇拉肚子:用炒白术15克煮水,安全无副作用
- 小孩腹泻:胡萝卜泥拌小米粥,比蒙脱石散温和
- 老人久泻:芡实粉冲服,每天三次每次一勺
防患于未然的小妙招 平时揉腹比吃药管用,顺时针揉100圈促进消化,梅雨季节备点藿香正气丸,外出吃饭带点大蒜头,我车里常年放着保济丸,水土不服来两颗特管用。
最后唠叨一句,中药见效没那么快,一般喝两次就能感觉肚子不疼了,但彻底止泻要连喝三天,要是三天还不好,别死扛着,赶紧去查个大便常规,毕竟咱们调理身体,可不是要跟细菌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