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邻居王阿姨念叨"药补不如食补",她那常年体弱的孙子喝了几个月山药粥居然长高了5厘米,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食材智慧,早就藏在寻常百姓家的厨房里,今天我就带大家盘点那些既能当菜吃又能治病的宝贝,看完这篇保准你逛菜市场时眼前一亮!
【厨房里的中药铺】 走在菜市场的调料区,你会发现当归、党参这些中药材和八角茴香挤在一起,别以为它们只是炖肉配料,真正的行家都知道:
- 枸杞子泡茶明目,炖汤补肾,但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
- 红枣补血养颜,和生姜煮水专治女生痛经
- 陈皮化痰止咳,广东人煲汤必放两三片 去年我表姐产后体虚,月嫂天天用黄芪当归炖鸡汤,不出半月气色就红润了,不过要提醒各位,当归虽好但经期女性要避开,不然容易雪上加霜。
【五谷杂粮里的大药】 别小看咱每天吃的主食,里面藏着不少养生高手:
- 糙米:比精米多了层麸皮,富含B族维生素,糖尿病人拿来煮饭能稳血糖
- 燕麦:肠道清道夫,拌酸奶吃特别刮油
- 薏苡仁:湿气重的人当饭吃,炒过的薏米泡水喝还能祛痘痘 记得我妈每到谷雨时节,就要熬红豆薏米粥给全家喝,她说这时候湿度大,吃这个比拔火罐还管用,不过孕妇可要悠着点,薏米性寒容易滑胎。
【蔬菜水果中的灵丹】 菜市场转一圈,你会发现: ■ 莲藕:秋天咳嗽痰多时,和梨一起榨汁喝,润肺效果堪比止咳糖浆 ■ 荸荠:上火喉咙痛,生嚼三五颗立马见效 ■ 白萝卜:风寒感冒切几片煮水,加点蜂蜜连喝三天准好 上个月我重感冒,同事推荐了个偏方:香菜根+葱白+生姜煮水,喝完盖被发汗,第二天果然神清气爽,不过这种发汗疗法只适合风寒感冒,要是嗓子肿痛的风热感冒,就得改用薄荷叶了。
【调味料里的百宝箱】 别以为花椒辣椒只是增味的,用对了都是药: √ 八角:炖肉时放两颗,不仅能去腥还能暖肠胃 √ 肉桂:手脚冰凉的人煮奶茶时加半根,比暖宝宝管用 × 丁香:虽然治胃寒,但过量会中毒(一次别超5粒) 我们四川同事随身带着辣椒面,她说淋雨受凉后冲杯红糖辣椒水,发汗效果一流,不过北方朋友可要量力而行,别把自己辣出痔疮来。
【水果摊里的中药铺】 水果区的养生密码也不少: ▶ 山楂:大鱼大肉后煮水喝,比健胃消食片靠谱 ▶ 柚子:吃了火锅怕上火?蘸着柚子肉吃能败火 ▶ 桑葚:肾虚白发多,当季时候熬膏吃最好 去年陪闺蜜去中医院调理月经不调,老中医开的药方里就有新鲜覆盆子,不过要特别注意,很多水果性寒,像柿子、西瓜空腹吃容易伤脾胃。
【饮品区的养生经】 茶叶店不止卖茶那么简单: ◎ 胖大海:教师必备,但长期喝伤肾 ◎ 决明子:电脑族护眼法宝,腹泻体质慎用 ◎ 金银花:夏天泡水喝防中暑,但别隔夜 我办公室常备荷叶茶,饭后喝既能刮油又不伤胃,不过要提醒各位,所有凉茶都不能天天喝,毕竟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养生界同样适用。
【四季养生食谱】 春夏季多吃清热解暑的:
- 苦瓜酿肉:苦味入心,特别适合烦躁失眠的人
- 绿豆百合汤:中午喝一碗,下午精神倍爽 秋冬季侧重滋补:
- 板栗烧鸡:补肾强筋,但痛风患者要忌口
- 当归生姜羊肉汤:手脚冰凉者的救星 特殊日子有讲究: 三伏天晒背半小时,配合姜枣茶驱寒气 三九天艾灸关元穴,再喝碗羊骨汤固本
【搭配禁忌要记牢】 有些组合就像冤家对头: ✘ 人参+萝卜:补气效果全抵消 ✘ 韭菜+蜂蜜:容易导致腹泻 ✔ 经典CP:山药配莲子健脾,百合搭银耳润肺 上周参加养生讲座,专家特别强调:中药食材不是越多越好,普通人每天选2-3种搭配即可,像何首乌这类有毒性的,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食用。
【辨别真假有妙招】 买中药食材要擦亮眼睛: ❶ 枸杞:染色的会沾手变红,自然晾晒的偏暗红 ❷ 茯苓:真品断面粘牙,假的一掰就碎 ❸ 虫草:西藏那曲产的最好,草头短虫体饱满 去年我在旅游区买过"野生灵芝",回家发现是用树脂做的,后来老药师教我:真灵芝有淡淡菌香味,泡水后水面会浮着层油膜。
【储存秘诀】 不同食材各有窍门: ◆ 干货类:密封袋+食品干燥剂 ◆ 鲜货类:报纸包裹冷藏(如鲜石斛) ◆ 含油类:冰箱冷冻(如杏仁) 我家存阿胶的方法最特别——用黄酒浸泡软化后,裹上保鲜膜放冷冻室,随用随取特别方便。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这些食材真有那么神?说实话,它们不是仙丹妙药,但坚持吃确实能慢慢调理体质,就像我奶奶说的:"每天吃点药食同源的东西,比生病了猛灌药强百倍。"不过要记住,任何养生食材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