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这脸上的痘痘怎么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刚满25岁的小陈盯着镜子发愁,其实不止他,重庆潮湿闷热的天气加上火锅串串的诱惑,让不少年轻人都被痤疮盯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啥重庆人治痤疮总爱往朝天门医院跑?
火锅城里的"面子危机"
重庆崽儿小王最近心情糟透,额头上的闭口粉刺连粉底都盖不住,作为美妆博主的她,每天要面对镜头分享护肤心得,可自己脸上却成了"重灾区",去美容院针清、买大牌祛痘套装、喝中药调理...前前后后花了两万多,痘痘反而从白头粉刺演变成红肿脓包。
"你说怪不怪?明明辣火锅越吃越上瘾,皮肤却越来越差。"小王掰着手指算,光是朝天门码头附近的皮肤科诊所她就去过三家,直到有次拍视频时粉丝提醒:"你去挂过朝天门医院的刘教授号没?"
老医生的"火眼金睛"
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小王挂了朝天门医院皮肤科刘文斌主任的专家号,让她意外的是,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医生既不让做全套检查,也没开高价护肤品,反而盯着她的脸颊看了足足五分钟。
"姑娘,你这不是普通的青春痘。"刘主任指着她下巴连成的片状红斑说,"看这毛细血管扩张程度,是长期用激素药膏留下的后遗症。"原来小王之前在网上买的"三天祛痘膏"含有强效激素,虽然短期见效快,长期使用却毁了皮肤屏障。
老医生边说边拿出手机拍照建档,还特意嘱咐护士:"给娃儿拿个皮肤检测报告单,让她看看角质层损伤到什么程度。"这种细致入微的诊疗,让小王突然想起自己爷爷当年来看病的情景。
藏在巷子里的百年传承
别看朝天门医院现在门脸不大,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百年老字号",早年间长江边的船工们得了疥疮湿疹,都是扛着担架往这儿送,现在的门诊大厅还挂着块褪色的木匾,上书"光绪廿年立"几个字。
最让重庆人服气的,是他们独创的"三联疗法":先用红蓝光消炎控油,再配合中药湿敷调节皮脂分泌,最后用果酸焕肤疏通毛孔,住在解放碑的周阿姨对此赞不绝口:"我家囡囡高考前压力大爆痘,在这治了三个疗程,现在皮肤比我还光滑。"
医院二楼的治疗室里,经常能看到穿着校服的学生仔,护士长透露了个秘诀:"我们给青春期孩子用的药都是特调的,剂量减半但配方不变,既能治病又不耽误发育。"
那些年我们一起踩过的坑
在候诊区跟病友聊天才发现,大家为治痘痘都交过智商税,做服装生意的张哥曾花8888元办过某连锁美容院的祛痘卡,结果脸上被戳得满是痘印;大学生小林网购的"祖传秘方"擦得满脸脱皮,差点毁容......
"你们算是找对地方了。"正在给患者清创的护士笑着说,"上个月有个小伙子,在网上买所谓的'排毒面膜',结果脸肿得像猪头,我们连夜给他做抗过敏治疗,三天就消下去了。"
在医院走廊的科普栏上,贴着常见祛痘误区:
- 用手挤痘容易引发颅内感染
- 过度清洁破坏皮肤酸碱平衡
- 盲目刷酸导致敏感肌
- 相信"速效祛痘"含激素产品
雾都人的战痘指南
在朝天门医院皮肤科转一圈会发现,医生开的药大多几十块钱,主治医师李倩告诉记者:"很多患者其实只需要调整作息和饮食,我们都会耐心交代注意事项。"
比如爱吃火锅的人,医生会建议"油碟只蘸三分之一",因为过烫的红油会刺激皮脂腺分泌;熬夜党会被要求"十一点前必须关灯",因为肝排毒时段乱作息会影响代谢;就连洗脸都有讲究——水温要控制在32度左右,过冷过热都会破坏皮肤屏障。
医院还贴心地整理了《重庆痤疮患者饮食清单》,麻辣牛肉换成水煮肉片,冰镇啤酒改为红枣枸杞茶,连解馋的小零食都推荐南瓜籽代替花生米。
老街坊口口相传的秘密
住在储奇门的陈婆婆说,她孙女在这治好痘痘后,介绍了六个同学过来。"这些娃娃些刚开始还嫌医院旧,后来看到效果,个个都成了刘主任的粉丝。"现在年轻人扎堆来打卡,反倒让老院区热闹起来。
最有意思的是医院门口的"战痘墙",贴满了患者送来的感谢信,有考上空乘的小姐姐专门回来送锦旗,有新郎官带着新娘子来道谢,还有中学生把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压在玻璃台下。
看病那些暖心细节
在这里看病能感受到老重庆的人情味,不会用手机挂号的大爷大妈,总有护士领着去窗口;怕抽血的小姑娘,护士会变魔术似的拿出卡通止血贴;就连药房取药,药师都会多问一句:"妹儿,这个药膏早晚各涂一次,记得避开眼周哦。"
最近医院还开通了夜间门诊,霓虹灯下的朝天门码头旁,总能看到提着外卖匆匆就诊的年轻人,医生说:"我们知道你们白天要上班上学,晚上看完病还能赶末班地铁。"
看着诊室门口排起的长队,突然明白为啥重庆人治痤疮就认朝天门医院,这里没有冰冷的仪器和流水线式的问诊,有的是老医生掌心的温度,是代代相传的医者仁心,更是这座山城独有的烟火气,下次脸上冒痘别慌,去朝天门医院转转,说不定能找到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