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的"黄金草"
前年清明回皖南老家扫墓,我在后山竹林边发现个奇怪现象:好几丛叶子对生的野草,叶片肥厚发亮,开着不起眼的小白花,正蹲着研究,隔壁王婶拎着竹篮路过:"哟,挖对坐草呢?给我留两棵,治腿疼的老偏方就缺它!"
这名字一下勾起我的好奇心,小时候常听村里老人说"蛇咬一棵草,无名肿毒消",难道就是这个?仔细查资料才发现,这丛其貌不扬的小草学名叫做"元宝草",在黄山脚下的村落都叫它"对坐草",因为叶片总是成对生长,像两把小铜钱串在枝头。
第二章:深山老中医的压箱底秘方
上个月陪老爸去市中医院复查风湿,老主任看见我手腕上被蚊虫叮的包,突然问:"你们本地是不是有种对坐草?"原来他年轻时在歙县行医,遇上毒蛇咬伤的患者,老药农总会采来新鲜对坐草捣汁敷伤口。"那可是救命的活神仙草啊!"老头说着眼睛发亮。
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这草性寒味苦,专克热毒,村里人被黄蜂蜇了,随手掐几片叶子揉出汁水涂上,不出半小时红肿就消下去,更有讲究的人家会采全草晒干泡酒,说是能治筋骨酸痛,去年邻村张大爷腰椎间盘突出发作,就是用这种药酒擦好的。
第三章:厨房里的养生密码
别看这草长得普通,吃法可不少,清明前后嫩叶采回来,开水焯过凉拌,加点香干碎末,酸辣爽口得很,我妈最爱拿它煮鸡蛋汤,她说月子里喝这个能去瘀血,最绝的是腊肉炒对坐草,肥而不腻还带股草药香,据说能解油腻助消化。
前几天试了网上学的土方子:鲜草捣烂敷痘痘,刚开始脸痒得像蚂蚁爬,第二天起床照镜子,原本冒白尖的痤疮居然瘪下去了,不过皮肤科医生说这属于民间经验,敏感肌最好先在耳后试用。
第四章:现代研究的惊人发现
省农科院最近在检测本地野生植物,发现对坐草含有独特的"对坐苷"成分,实验显示这种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比青霉素弱不了多少,更厉害的是它能促进皮肤细胞再生,化妆品公司正在抢着申请专利。
我们村现在可宝贝这草了,今年合作社搞有机种植,专门划出二十亩坡地培育对坐草,秋天收割时,烘干机前排成长队的草捆在阳光下泛着翡翠色,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薄荷香,听说第一批产品已经被养生茶品牌预定了。
第五章:使用禁忌与辨别窍门
虽说是好东西,但也不是人人适合,体寒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孕妇更要忌口,上次表弟媳怀孕嘴馋偷吃凉拌对坐草,当晚就见红了,可把我们吓坏了,还有人把它和荠菜搞混,其实很简单:对坐草茎是四棱形,折断后断面有白色乳汁,而荠菜茎圆且脆。
最近总往山里跑,跟着老药农学认草药,看着他们熟练地用指甲掐断草茎,闻闻断面气味,就知道是不是五年以上的老根,这种靠天吃饭的本事,机器再聪明也学不来,下次您在郊外见到叶片对生的锯齿边小草,不妨仔细看看,说不定眼前就是棵值钱的"对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