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停不下来怎么办?"小时候打嗝不止时,奶奶总会从院角的老柿树上摘几片干枯的柿蒂,煮碗褐色的茶汤让我喝下,那略带涩味的神奇"止嗝水",总能让顽固的嗝逆戛然而止,这个藏在柿子屁股上的小秘密,其实是中医眼里的"宝藏药材"。
被扔掉的"中药库"
每次吃柿子时,人们总会顺手掰掉底部那片硬邦邦的柿蒂,殊不知这片被嫌弃的"疙瘩",在《本草纲目》里可是正儿八经的中药材,青灰色的柿蒂晒干后像朵微型蘑菇,表面布满细密绒毛,掰开能闻到类似晒场草料的清香,老药工说好的柿蒂要选冬至后采摘的,这时候的蒂头吸饱了天地阳气,药效最足。
专治顽固性打嗝的千年秘方
要说柿蒂最出名的功效,当属治疗打嗝,隔壁王叔有次喝酒后不停打嗝,去医院打针吃药都没用,最后还是用柿蒂配丁香煮水喝好的,中医认为柿蒂入肺经和胃经,能降逆气,现在药店里的"柿蒂散"就是专门治膈肌痉挛的,那些莫名其妙的打嗝、反胃,用3-5克柿蒂煮水,加点生姜红糖,喝两次就见效。
秋冬必备的润肺小能手
前阵子雾霾天严重,我喉咙痒得总想咳嗽,外婆教我用柿蒂加川贝炖雪梨,连着吃了三天,嗓子眼像涂了层薄荷油似的清爽,原来柿蒂含有熊果酸和黄酮类物质,能缓解肺热引起的干咳,办公室常备些晒干的柿蒂,喉咙不舒服时泡杯"柿蒂甘草茶",比含喉糖管用多了。
意想不到的降压新发现
去年体检查出血压偏高,中医院老大夫给我开了个偏方:每天用10克柿蒂加芹菜根煮水当茶饮,坚持喝了两个月,血压真的稳了不少,现代研究发现,柿蒂里的酚类化合物能扩张血管,尤其适合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不过要注意新鲜柿蒂性寒,体质虚寒的人最好炒制后再用。
对付"情绪胃"有妙招
公司会计小张每逢年底压力大就胃胀气,中医给他开的调理方里有柿蒂这味药,柿蒂能疏肝和胃,对焦虑引起的食欲不振特别有效,试过把柿蒂晒干磨粉,拌在小米粥里喝,胃里暖烘烘的特别舒服,要是不小心吃撑了,用柿蒂3克配上山楂6克煮水,半小时就能缓解腹胀。
民间智慧里的养生密码
我们村有个习俗,霜降后会收集柿蒂挂在屋檐下风干,这些褐色的小伞不仅用来入药,还能当天然香囊,去年我妈把柿蒂装进枕头里,说是能缓解颈椎不适,其实古人早就发现柿蒂含有挥发油,做成药枕确实有安神效果,对失眠多梦特别管用。
不过要提醒的是,柿蒂虽好却不能贪多,新鲜柿蒂性凉,孕妇和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最好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搭配其他药材,就像我家奶奶说的:"草木皆药三分毒,对症才是宝中宝",下次看到柿饼上的小盖子,可别再随手扔了,这不起眼的"小帽子",说不定哪天就能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