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那几天,本该规律赴约的“大姨妈”,要是赖着不肯走,拖拖拉拉十几天甚至更久,着实让人头疼又焦虑,很多姐妹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往往是跑去医院查激素、做B超,可一圈检查下来,指标看着没啥大毛病,医生开了点止血药,下次却依然故技重施,这时候,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中医——经期延长看中医有用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个话题。
为啥会经期延长?先搞懂背后的“小九九”
正常情况下,女性的月经周期一般在21 - 35天,经期持续3 - 7天,如果月经淋漓不尽,超过8天还没干净,那就属于经期延长了,现代医学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有的是内分泌出了问题,像黄体功能不全,孕激素分泌不够,子宫内膜就不能按时完整脱落;有的可能是生殖器官发生了病变,比如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它们就像“捣乱分子”,影响着子宫的正常收缩止血;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啊,甲状腺疾病啥的,也可能间接导致经期变长。
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事儿就没这么简单粗暴地归结于某一个器官出问题了,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觉得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相互关联,在月经这件事儿上,更是跟肝、脾、肾这几个脏腑关系密切得很,比如说,长期压力大、爱生气的人,容易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就会血行受阻,表现出来可能就是月经要么推迟,要么来了不走;那些平时贪凉爱吃冷饮的姑娘,脾胃虚寒,阳气受损,没法很好地统摄血液,也会出现经期延长的情况;还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又过度劳累、熬夜伤肾精的,肾虚封藏失职,同样会让月经变得拖沓。
中医对付经期延长有哪些招数?真不是玄学!
既然找到了病因所在,那中医是怎么对症下药的呢?这里头可有不少讲究,首先是辨证论治,这是中医的灵魂,老中医搭脉看舌象,就是要判断你是哪种证型,常见的有气虚型、血热型、血瘀型这三种。
如果是气虚型的姐妹,常常感觉浑身没劲儿,说话声音低微,面色苍白,月经量多颜色淡红,质地稀薄,这是因为气的固摄作用减弱了,兜不住血,针对这种情况,常用的经典方剂就是举元煎合安冲汤加减,党参、黄芪补气升提,白术健脾燥湿,升麻柴胡帮着提升中气,再加上阿胶珠、生地黄养血止血,从根源上增强气的固摄能力,让血乖乖待在该待的地方。
血热型的比较好辨认,这类人平时怕热,手脚心发热,口干舌燥,来月经的时候经血颜色深红,质地黏稠,还可能有血块,这是体内有热邪,迫血妄行,清热凉血就成了关键,清经散是个不错的选择,丹皮、青蒿清热泻火,生地黄、玄参滋阴降火,茯苓、地骨皮辅助清热利湿,把体内的热毒清理出去,血自然就安宁了。
再说说血瘀型,这种类型的人痛经比较明显,经血里有大量血块,舌头底下的静脉粗紫怒张,瘀血阻滞胞宫,新血不得归经,所以才会导致经期延长,桃红四物汤加味就派上用场了,当归、川芎活血调经,赤芍、生地黄凉血散瘀,桃仁、红花更是活血化瘀的好手,配上益母草、茜草炭,既能化掉旧的血瘀,又能防止新的出血。
除了喝苦兮兮的中药汤剂,中医还有很多特色疗法,艾灸就是个很受欢迎的项目,选取关元穴、三阴交穴、隐白穴这些穴位,点燃艾条熏烤,温热的刺激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特别是对于虚寒性的经期延长,艾灸的效果特别好,很多姐妹反馈做完之后肚子暖暖的,整个人都舒服多了。
还有耳穴压豆,别看小小的耳朵,上面分布着好多对应身体各部位的反射区,王不留行籽贴在子宫、内分泌、卵巢这些穴位上,时不时按压刺激一下,也能起到调节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的作用,操作简单方便,自己在家就能做。
我身边的人试过中医,到底有没有用?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我知道大家肯定想知道实际效果怎么样,正好我身边有几个例子可以分享给大家,我的闺蜜莉莉,以前每次来月经都得十好几天,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大问题,吃西药当时管用,下个月又开始反复,后来她找了个有名的老中医调理,前后吃了三个月左右的中药,配合每周两次的艾灸,刚开始她还半信半疑,没想到第二个月经期就缩短到了七天,第三个月完全恢复正常,而且皮肤也比以前好了,她说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轻盈了许多。
还有个同事姐姐,生了孩子之后月经就一直不正常,经期特别长,还伴有腰酸背痛,她也是通过中医调理好的,大夫说她产后气血亏虚,又有轻微的盆腔炎症导致的血瘀,给她开了八珍汤加减,加上少腹逐瘀颗粒,还做了几次中药灌肠,坚持了一段时间,不仅经期恢复了正常,困扰她的妇科炎症也好了很多。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人用了中医都能立竿见影,有个网友留言说她看了好几个中医都没效果,后来我详细了解才知道,她自己的生活作息特别糟糕,一边吃药一边继续熬夜吃辣条,这不就相当于一边救火一边浇油嘛,所以啊,中医调理虽然有效,但也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
什么时候该去看中医?这些细节要注意!
如果你发现自己连续两个周期以上出现经期延长,排除怀孕的可能性之后,就可以考虑到中医那里去看看了,尤其是当你伴有乏力、头晕、心慌、腹痛等症状的时候,更应该早点干预,不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找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就诊,别随便相信街边小店的宣传,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用药也需要精准个性化。
初次就诊的时候,最好把自己以往的病历资料带上,包括做过哪些检查,用过什么药物,以便医生全面了解你的情况,描述症状的时候尽量详细准确,比如说清楚月经的具体天数,经血量多少,有没有异味,伴随的其他不适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写在后面的话
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选择中医还是西医,目的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恢复健康,经期延长看似是个小问题,但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中医的优势在于它不仅仅关注局部的症状,而是从整体出发,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激发自身的修复能力,如果你的情况比较严重,比如怀疑有器质性病变,还是要先进行必要的西医检查,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治疗方案,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找到适合自己的调养方式,告别难缠的“大姨妈”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