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懂你的月经为啥"作妖"
很多姐妹一来月经不准就急着喝中药,但中医讲究"对症下药",得先搞清楚自己是啥体质,常见的月经不调类型有:
- 气虚型:周期总提前,颜色淡得像粉水,容易累得喘不上气;
- 血瘀型:痛经痛到打滚,血块多得像下黑糖珍珠,舌头还紫紫的;
- 宫寒型:冬天脚底像踩冰砖,小腹常年凉飕飕,经期怕冷发抖;
- 肝郁型:每次来月经前胸胀得像石头,爱发脾气,叹气比说话多。
(悄悄说:拿个小本本记下自己的症状,去看中医时一眼就被大夫夸"专业"!)
中药调理的3个核心思路
补气血——打好地基再盖楼
气血就像身体的"建筑材料",气血足了,月经自然规律,经典方子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就是专门给女人补血的,但具体怎么用可有门道:
- 气虚+血虚:加黄芪、党参,煮汤时放几颗红枣枸杞;
- 血瘀+体寒:加生姜、肉桂,喝完身上暖乎乎的;
- 熬夜党专属:加阿胶、桂圆,把透支的气血补回来。
暖子宫——赶走寒气这个"捣蛋鬼"
宫寒的女生注意了!艾叶、小茴香、肉桂这三兄弟组CP超管用:
- 泡脚大法:每晚抓一把艾叶煮水,泡到脚底发红,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小腹不再冷冰冰;
- 热敷肚脐:把花椒、桂圆肉打碎,装布袋里微波炉叮1分钟,睡觉时敷在肚脐上,宫寒拜拜~
疏肝解郁——别让坏情绪影响内分泌
压力大、老憋屈的女生,肝气郁结会导致月经紊乱,这时候得请玫瑰花+陈皮出场:
- 日常茶饮:玫瑰花5朵+陈皮3克,开水焖泡,喝出好气色;
- 穴位按摩:按揉太冲穴(脚背第1、2跖骨间凹陷处),每天3分钟,心情不堵了月经才通畅。
不同体质的私藏调理方
▶️ 量少色淡(血虚)
五红汤升级版:红豆、红枣、红衣花生、红糖、枸杞各20克,加一小把黑芝麻,高压锅炖20分钟,每周喝3次,喝一个月试试,保证脸色红扑扑!
▶️ 痛经有血块(血瘀)
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30克+鸡蛋2个,水煮15分钟后敲碎蛋壳继续煮,吃蛋喝汤,益母草是妇科圣药,专治各种"不通"!
▶️ 周期乱如四季(脾虚)
山药小米粥:鲜山药100克切块+小米50克,熬到米油冒泡,脾胃好了才能稳住月经周期,记得别加冰糖,糖尿病姐妹也能喝~
避开这些坑,调理效果翻倍!
- 别当"中药复读机":看见别人喝四物汤你也跟风?得让大夫根据你的体质调整剂量,有人喝当归3克就上火,有人喝10克还没反应;
- 忌口比吃药更重要:调理期间冰淇淋、冷饮、西瓜这些寒凉食物碰都别碰,不然中药白喝;
- 给中药一点时间:别指望喝一周就能见效,至少坚持3个月,毕竟你的身体不是一天被"作"坏的;
- 西药中药别混着吃:正在吃黄体酮、避孕药的先停一停,俩大佬打架容易伤身。
真实案例:看看她们是怎么调好的
@莉莉:以前每次来月经都得吃止痛药,后来每天用艾叶泡脚+喝姜枣茶,半年后痛经消失,血块也少了; @小雅:备孕一年没动静,中医说她宫寒+气血不足,喝了两个月的当归羊肉汤,第三个月就中奖了; @婷婷:工作压力大导致闭经,配合逍遥丸+针灸,现在周期准得像闹钟。
划重点!调理避雷指南
- 经期别瞎折腾:猛灌红糖水、贴暖宝宝过度反而加重出血,适量即可;
- 减肥别减过头:体重骤降会导致闭经,BMI保持在18.5-23.9最安全;
- 夜猫子赶紧收手:晚上11点前睡觉,肝肾才能安心"加班"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