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凉睡不实,干点活就累得慌,吃人参又怕上火,到底该怎么调理?"其实啊,咱们老祖宗早就把身子虚这事儿琢磨透了,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那些藏在医馆里的养人方子,到底是怎么对症下药的。
【第一碗汤:累到不想说话时的救星】 记得去年邻居王叔开出租车,连着熬夜后整个人像泡发的木耳,软塌塌提不起劲,他媳妇煮了半个月的黄芪当归乌鸡汤,现在王叔又能扛着煤气罐上楼了,这汤的关键在三味药——黄芪补气像给轮胎打气,当归活血好比疏通河道,乌鸡就是现成的营养库,每周喝两次,特别适合下班回家瘫在沙发不想动的上班族。
【第二盏茶:空调房里的续命水】 办公室的小刘总说:"明明睡够8小时,怎么整天昏昏沉沉?"这类人多半属于气阴两虚,试试《脾胃论》里的生脉饮改良版:西洋参片3克、麦冬5粒、五味子5颗泡水,西洋参凉补不会燥,麦冬润肺像给干燥的墙面刷漆,五味子专治虚汗多,建议用保温杯闷一上午,下午喝正好赶跑困意。
【第三锅粥:吃啥都不消化的救场方】 张大妈常年腹胀打嗝,去医院查又没大毛病,她女儿从《本草纲目》翻出个妙方:山药100克、莲子20颗、陈皮1小块熬粥,山药补脾像给土地施肥,莲子收涩防止营养流失,陈皮理气犹如交通指挥,注意鲜山药削皮戴手套,否则黏液沾上手又痒又难受。
【第四壶酒:腰酸腿软的秘密武器】 建筑工地的老赵跟我说,他每天泡枸杞觉得效果一般,后来我给他开了个古方:杜仲20克、怀牛膝15克、红枣6颗泡酒,杜仲就像给腰椎加钢板,牛膝引药下行专治腿脚无力,红枣调和口感,不过要提醒,高血压患者别碰这个方子,换成同等剂量的桑葚泡水更安全。
【第五碗膏:熬夜党的急救包】 经常凌晨两点还在追剧的朋友注意了,《景岳全书》的两仪膏正对症状:阿胶100克、黄芩50克、蜂蜜收膏,阿胶补血堪比输血袋,黄芩清火就像灭火器,蜂蜜调和免得粘牙,早晚空腹挖一勺,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指甲上的竖棱变淡了,脸色也不那么蜡黄了。
特别提醒:这些方子就像不同型号的充电器,得对准自己的体质才能生效,比如怕冷的人加肉桂,口干舌燥的加石斛,便秘的配火麻仁,但要是喝了两周还没改善,千万别硬扛,该去看医生还得去,记住中药讲究君臣佐使,自己乱加药材可能起反作用。
最后教大家个小窍门:抓药时让药店代煎,分成小格冻成冰坨,喝的时候微波炉转半分钟,别学我发小把补药当茶猛灌,结果流鼻血差点住院,调理身体急不得,细水长流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