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隔壁王婶念叨"人到中年不得已",可看她每天保温杯里泡着红枣枸杞,周末还炖银耳羹,倒比年轻人还精神,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法宝,早就藏在寻常百姓家的厨房里,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味真正的"上品中药材",它们可是《神农本草经》里认证的养生高手。
【黄芪:厨房里的万能补气王】 这味金黄的药材堪称中医界的"万金油",广东人煲汤必放它,北方人熬粥也爱撒一把,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我妈天天用黄芪煮水给全家喝,说是能"扶正祛邪",这可不是老人家迷信,现代研究发现黄芪含多糖成分,确实能增强免疫力,最妙的是它性格温和,配当归能补血,搭枸杞可明目,就算单独泡水喝也不会上火。
【茯苓:湿气重的救星】 南方朋友应该很熟悉这个白色块状物,梅雨季节我家橱柜里总藏着茯苓饼,别看它不起眼,可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办公室久坐族最适合用茯苓粉做早餐糊,配上山药、薏米,吃一个月准能看见舌头上的齿痕变浅,不过要提醒下,阴虚火旺的朋友别贪嘴,当年我就因为连喝两周茯苓猪肚汤,嘴角起了两个痘。
【阿胶:女人的美丽秘方】 要说最懂阿胶的还是山东老乡,他们冬天家家户户熬固元膏,这黑乎乎的东西其实是驴皮熬制的"液体黄金",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的姐妹,记得闺蜜产后脸色蜡黄,每天吃两片阿胶糕,不出半月就找回了"好气色",不过要避开夏季服用,那年七月我图新鲜做了阿胶枣,结果吃得直冒痘。
【三七:血管清道夫】 云南旅游带回的三七粉成了我家药箱常备,这味"金不换"的药材最擅长活血止血,老爸晨练回来总冲一杯三七丹参茶,说能预防心脑血管病,上次切菜割破手指,撒点三七粉立马止住血,但孕妇千万要远离,邻居张姐当年不懂,喝了婆婆送的三七鸡汤差点出事。
【肉苁蓉:沙漠里的补肾专家】 这名字听着像荤菜,其实是寄生在梭梭树上的珍贵药材,新疆朋友带来的肉苁蓉羊肉汤至今让我回味,既能温补肾阳又不燥热,现在都市人压力大,很多人用它泡酒缓解疲劳,不过这东西虽好,但感冒发烧时千万别碰,我有过教训——喝完肉苁蓉茶去跑步,结果出了一身汗反而着凉了。
【西洋参:熬夜党的续命仙草】 写字楼里流行含西洋参片,这美国来的"洋中药"确实适合现代人,上个月加班季,我每天用三五片泡水喝,居然没出现往常的口腔溃疡,但它性凉,体质虚寒的人要搭配红枣,有个搞笑事,同事把西洋参当零食吃,结果拉肚子进医院,原来她脾胃虚寒还不自知。
【石斛:肠胃的贴身保镖】 铁皮石斛被称为"九大仙草之首",却是最好伺候的药材,我家阳台种了几株,鲜条榨汁最能养胃,有次应酬喝酒前嚼了段石斛,第二天果然没头疼,不过要买正宗的霍山石斛,市面上很多冒充品,辨别窍门是真品胶质浓,嚼起来粘牙不带酸味。
这些宝贝药材就像老朋友,各有各的脾气,有人拿它们炖出四季养生汤,有人把它们制成随身茶饮,关键要记住老中医的话:"是药三分毒",再好的补品也要对症,就像我们小区刘医生常说的:"养生先辨体质,进补要看时节",这个周末不妨去中药材市场转转,说不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味"长生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