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忽冷忽热,身边好多朋友都中招了,前天半夜刷到闺蜜小美在朋友圈哀嚎:"嗓子疼得睡不着,一咳嗽就干呕,谁来救救我!"这场景我太熟悉了,去年连续熬夜赶方案时,我也被咽喉炎折磨得怀疑人生,不过那次在中医院蹲了半天,还真让我挖到几个宝藏方子,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老祖宗的智慧怎么治这种磨人毛病。
【第一趴:你的喉咙为什么总想"造反"?】 现在十个人里有八个嗓子不舒服,但你知道为什么会发展成干呕吗?我咨询过市中医院的李主任,他拿着喉镜图给我比划:"看这里,发炎的黏膜就像泡发的烂木耳,稍微受点刺激就要痉挛。"原来当我们剧烈咳嗽时,肿胀的咽喉肌肉会挤压到咽反射区,这不条件反射地恶心反胃就来了。
更吓人的是,很多人不知道反复发作的咽喉炎根本不是上火那么简单,李主任诊室里挂着人体经络图,他指着任脉说:"白天喝冰饮晚上熬夜,寒湿淤在喉咙里,就像下水道堵了污水倒灌。"这话听得我直冒冷汗,突然想起自己以前总拿冰美式续命的傻样。
【第二趴:中药房捡到的三个救命锦囊】 上个月陪老妈抓药时,老药师听说我症状,从柜子里掏出个土褐色的罐子:"这是野山麦冬,含片比润喉糖管用。"我半信半疑含了粒,清甜的汁水慢慢化开,原本像吞刀片的嗓子眼居然缓和多了,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麦冬润肺生津的效果早在《本草纲目》就有记载。
真正让我跪服的是这个偏方:金银花3克+胖大海2颗+罗汉果半颗,用保温杯焖泡当茶喝,有次急性发作说话都困难,连喝三天,喉咙里的小刀子真就被驯服了,但要注意罗汉果必须掰碎,不然甜味太重反而刺激黏膜。
最绝的是个外用方子——睡前用棉签蘸蜂蜜涂咽喉,刚开始觉得黏糊糊怪难受,坚持一周后发现晨起吐痰都顺畅了,李主任说这叫"蜜封疗法",相当于给伤口敷层保鲜膜,特别适合教师、主播这些用嗓过度的职业。
【第三趴:作死行为Top3你别碰】 别以为喝中药就能放飞自我,这几个坑我踩过你千万别跳:
- 冰饮水果虽好,但刚从冰箱拿出来就直接怼喉咙,相当于三伏天浇冷水澡
- 川渝火锅重度爱好者注意,麻辣锅底+冰镇啤酒的组合堪比咽喉炎催化剂
- 熬夜追剧时总忍不住吃辣条,包装袋上的辣椒油沾到手指再摸嘴......(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第四趴:老中医私藏的养护秘诀】 上周复诊时,李主任教我几个小动作,每天花五分钟效果惊人: ① 用拇指按揉廉泉穴(下巴正中凹陷处),酸胀感越强越好 ② 舌头抵着上颚做漱口动作,促进唾液分泌(没想到吧?口水真是天然消炎药) ③ 含胸收腹深呼吸,让气息穿过鼻腔而不是嘴巴
现在我的茶杯里永远备着石斛百合茶,办公桌下藏着蜂蜜和独立包装的麦冬含片,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身体的话,去年这时候我还在疯狂接商单,现在雷打不动十点半关电脑,毕竟李主任那句话说得扎心:"喉咙是你身体的报警器,它越闹腾说明亏空越多。"
最后提醒各位,如果持续发烧超过38.5℃或者吞咽困难,千万别硬扛,我邻居大叔就是拖着没看病,结果引发扁桃体周围脓肿,手术费够买半年中药材了,大家有什么独家护嗓秘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啊!